2025年1月24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印發 《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的通知(滬經信運〔2025〕5號),其中提到,2024年迎峰度冬電力供需形勢分析:
1.負荷預測
今冬常年平均天氣條件下,預計最高用電負荷3550萬千瓦;若出現持續極端天氣,預計最高可達3700萬千瓦,較冬季歷史紀錄(2023年冬季最高負荷)增長5.73%。
2.供應能力
預計冬季高峰上海最大可調出力2250萬千瓦,年度典型受電1090萬千瓦,省間中長期市場化購電220萬千瓦,考慮預留110萬千瓦旋備后,最大供應能力為3450萬千瓦。
3.平衡情況
今冬電力供需緊張,常年天氣條件下,以省間中長期交易為邊界,電力缺口100萬千瓦;如遇極端低溫,電力缺口可達250萬千瓦。尖峰電力缺口需要通過水電優化、跨省應急支援和虛擬電廠等措施予以平衡。
4.負荷特性
上海冬季用電高峰一般出現在晚峰,若出現持續極端低溫天氣,采暖負荷將大幅攀升,可達1600萬千瓦,約占總負荷的44%。由于晚峰時段居民負荷占比大幅增長,疊加光伏不參與電力平衡因素,因此負荷管理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詳情如下: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印發 《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的通知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有關單位: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關于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及有關專項方案的請示》(國網上電司銷〔2024〕917號)收悉。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2023年版)》和《電力負荷管理辦法(2023年版)》,根據本市電力運行實際情況,我委組織編制了《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以下簡稱《有序用電方案》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有關工作要求如下:
一、高度重視、嚴格落實。請市電力公司會同各有關單位、有關電力用戶,堅決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供暖季全國能源保供會議精神,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三個確保、一個堅持”的原則,以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做好2024年我市電力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堅守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底線,寧可備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備,高度重視、精準精細、全面落實《有序用電方案》,優先采取虛擬電廠措施應對短時電力缺口。
二、統籌兼顧、有保有限。2024年電力迎峰度冬工作要繼續以保障經濟穩中求進為核心,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重點,將有序用電與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政策相結合,統籌兼顧、有保有限,積極化解供用電矛盾,保障產業經濟運行平穩;優先確保重要用戶、民生相關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四新企業、穩增長重點企業用電。
三、積極穩妥、靈活調整。市電力公司要加強對用戶的指導協商,積極完善負荷應急管控體系,分層、分區、分線路的細化各級子預案,和涉及的用戶逐一確認,確保降負荷措施安全有效;并在前期演練和預案工作基礎上,根據天氣變化和電力供需靈活調整,持續優化各項負荷管理和應急處置措施,確保電網運行安全和供用電平穩有序。各區、控股集團要加強領導和協調,組織用戶加強負荷管理預案編制和演練,加強和市電力公司協同配合,安全穩妥落實各項方案。
四、加強協同、重點推進。充分發揮市區兩級用電協調機制,按照“政府主導、電網組織、政企協同、用戶實施”的原則,深入開展靈活可調負荷資源排查,構建完善超大城市虛擬電廠運行管理體系,形成以空調負荷、充換電站等為核心的多元聚合虛擬電廠。按照《上海市加強空調負荷調控、統籌促進電力安全保供和節約用電實施方案》要求,進一步完善空調負荷管理,有效降低電力峰谷差。市區兩級負荷管理中心要做好虛擬電廠建設與接入全流程服務,發揮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功能應用,全力推進虛擬電廠規范化、規?;?、數智化發展。
特此通知。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關于印發《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的通知.pdf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5年1月2日
附件
2024年上海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
一、編制原則
1.落實市政府“三個確保、一個堅持”
確保居民生活用電不受影響,確保重要用戶的用電需要,確保城市運行和電網的安全有序,堅持限電不拉電。
2.堅守保民生底線
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任何情況下不限居民、不拉居民。優先保障民生相關、重要用戶、重大項目的正常用電,對民生保障和穩增長重點用戶只監不限。
3.“有保有限、統籌公平”原則
公平合理落實有序用電措施,在“六保五限”(詳見附則)基礎上,突出“保民生”,限電不拉閘,優先保障民生相關正常用電;“雙高”行業先行,先行安排石化、化工、非金屬礦物制品、鋼鐵、有色等高能耗行業資源執行。工商統籌落實負荷管理措施,更加適配本市經濟運行和負荷特性。
4.實施分層分級管理
有序用電方案應明確各級方案用戶清單和可降負荷,并針對用電熱點地區制定專項有序用電措施,根據缺口大小、輕重緩急、資源構成、執行準備時間、影響范圍等因素,細化有序用電方案分層分區分級,科學確定各級方案調用方式和實施時段,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避免對社會面影響和用戶經濟損失。
二、2024年迎峰度冬電力供需形勢分析
1.負荷預測
今冬常年平均天氣條件下,預計最高用電負荷3550萬千瓦;若出現持續極端天氣,預計最高可達3700萬千瓦,較冬季歷史紀錄(2023年冬季最高負荷)增長5.73%。
2.供應能力
預計冬季高峰上海最大可調出力2250萬千瓦,年度典型受電1090萬千瓦,省間中長期市場化購電220萬千瓦,考慮預留110萬千瓦旋備后,最大供應能力為3450萬千瓦。
3.平衡情況
今冬電力供需緊張,常年天氣條件下,以省間中長期交易為邊界,電力缺口100萬千瓦;如遇極端低溫,電力缺口可達250萬千瓦。尖峰電力缺口需要通過水電優化、跨省應急支援和虛擬電廠等措施予以平衡。
4.負荷特性
上海冬季用電高峰一般出現在晚峰,若出現持續極端低溫天氣,采暖負荷將大幅攀升,可達1600萬千瓦,約占總負荷的44%。由于晚峰時段居民負荷占比大幅增長,疊加光伏不參與電力平衡因素,因此負荷管理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三、方案內容
(一)方案概述
按照《電力負荷管理辦法(2023年版)》要求,有序用電規模應不低于歷史最高負荷(4030萬千瓦)的30%,安排最大可降負荷1260萬千瓦,共涉及用戶3.96萬戶,其中工業用戶1.60萬戶、商業用戶2.03萬戶、臨時用電用戶0.33萬戶,按比例分配到各區。
方案分為六級,按照每5%一級制訂預案和明確運用規范。方案優先保障居民、民生相關、重要用戶、重大項目的正常用電,對涉及民生保障和穩增長的重點企業只監不限。針對今冬局部熱點地區可能存在的供電瓶頸,制定專項負荷管理方案。建立重點保障用戶白名單機制和兩高企業優先讓電機制,各區按照國家和我市重點任務要求確定保障供電白名單。
(二)六級方案構成
1.第Ⅰ級方案主要采用兩高、臨時用電及工商業用戶錯峰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一天及以上,發生電力缺口約210萬千瓦以內時,通過市場激勵手段,相繼啟動虛擬電廠和需求響應措施。若不能平衡電力缺口,不足部分通過啟動本方案予以落實,主要采用兩高、臨時用電及工商業用戶錯峰方式執行。涉及用戶包括工商業高壓用戶、寶鋼股份、金山石化、兩高用戶及臨時用電用戶等共1.39萬戶。其中,寶鋼股份、金山石化可中斷負荷最大調控深度達30萬千瓦、7萬千瓦,其他用戶調控深度通常為10-30%,原則上不超過50%。
市電力公司提前一天及以上通知用戶。單次執行時長一般不超過當日24小時,補償標準為0.3元/千瓦時。該方案社會影響范圍相對可控,可中斷負荷反應快速、分合靈活,可以抵御大部分的短時間小缺口。
2.第Ⅱ級方案主要采用兩高、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為4000千瓦及以上)避峰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一天及以上,發生電力缺口約420萬千瓦以內時,在實施第Ⅰ級方案基礎上啟動,方案主要采用兩高、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為4000千瓦及以上)避峰方式執行,涉及用戶0.28萬戶,用戶調節深度不超過50%。
市電力公司提前一天及以上通知用戶。單次執行時長一般不超過當日24小時,補償標準為0.3元/千瓦時。該方案社會影響范圍相對可控,可中斷負荷反應快速、分合靈活,可以抵御大部分的短時間小缺口。
3.第Ⅲ級方案主要采用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為700至4000千瓦)避峰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一天及以上,發生電力缺口約630萬千瓦以內時,在實施第Ⅰ、Ⅱ級方案基礎上啟動,方案主要采用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為700至4000千瓦)避峰方式執行,涉及用戶0.84萬戶,用戶調節深度不超過50%。
市電力公司提前一天及以上通知用戶。單次執行時長一般不超過當日24小時,補償標準為0.3元/千瓦時。該方案可中斷負荷反應快速、分合靈活,可以抵御較大規模短時間缺口。
4.第Ⅳ級方案主要采用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700千瓦以下)及低壓工商業用戶避峰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一天及以上,發生電力缺口約840萬千瓦以內時,在實施第Ⅰ、Ⅱ、Ⅲ級方案基礎上啟動,方案主要采用工商業高壓用戶(2023年冬季負荷為700千瓦以下)及低壓工商業用戶避峰方式執行,涉及用戶2.14萬戶,用戶調節深度不超過50%。
市電力公司提前一天及以上通知用戶。單次執行時長一般不超過當日24小時,補償標準為0.3元/千瓦時。該方案社會影響范圍大,可中斷負荷反應較慢,可以抵御大規模的短時間缺口。
5.第Ⅴ級方案主要采用商業用戶調休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3天及以上,發生電網出現連續電力缺口約1050萬千瓦以內時,在實施第Ⅰ、Ⅱ、Ⅲ、Ⅳ級方案基礎上啟動,方案主要采用高壓和低壓商業用戶調休方式執行,涉及用戶0.48萬戶。調節深度為除保安負荷以外的所有不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經濟損失的可停負荷,空調全停。為避免頻繁啟停對用戶經營安排的影響,單次持續時長通常不少于2天,一般按周執行。
市電力公司提前3天及以上通知用戶,一般提前1周安排。該方案無補償,社會影響范圍大,可中斷負荷反應較慢,可以抵御周級的大規??傮w性缺口和局部區域缺口。
6.第Ⅵ級方案主要采用工業用戶調休方式,最大可降負荷210萬千瓦
預計未來3天及以上,發生電網出現連續電力缺口約1260萬千瓦以內時,在實施第Ⅰ、Ⅱ、Ⅲ、Ⅳ、Ⅴ級方案基礎上啟動,方案主要采用工業用戶調休方式執行,涉及工業類高低壓用戶、寶鋼股份、金山石化、兩高用戶0.68萬戶。寶鋼股份累計調控深度為45萬千瓦,金山石化累計調控深度為17萬千瓦,其余用戶調節深度為除保安負荷以外的所有不涉及人身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經濟損失的可停生產負荷。為避免頻繁啟停對用戶生產安排的影響,單次持續時長通常不少于2天,一般按周執行。
市電力公司提前3天及以上通知用戶,一般提前1周安排。該方案無補償,社會影響范圍大,可中斷負荷反應較慢,可以抵御周級的大規??傮w性缺口和局部區域缺口。為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基本物資生產供應,工業用戶調休方案放在最后。
本方案能夠應對大部分災害性天氣、機組跳閘、外來受電通道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可預知的電力供應缺口。各級方案和子方案可根據電力分區供需平衡情況和缺口量級,按電網分區、行政區域、故障范圍等靈活組織、獨立實施。如局部區域集中出現較大缺口,導致部分區域被迫實施更高一級有序用電措施時,參與用戶均按實際實施措施的補償標準執行。
四、多措并舉實施削峰措施
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求,在現有電力資源用足、電網運行優化潛力用盡的情況下,需求側管理將作為緩解電力缺口的最重要手段。我市落實“向管理要效益”的指示,堅持“節約用電先行、需求響應(虛擬電廠)優先、有序用電保底、緊急負荷壓降應急”原則,進一步深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創新完善削峰填谷措施,從供需兩端發力確保電力供需平衡。
1.節約用電先行
一是組織工商業企業實施錯峰檢修,協調企業將年度檢修盡可能調整至12月及次年1月,倡導用戶將設備停電檢修安排至用電高峰時期,預計降低高峰生產用電30萬千瓦。二是倡導商業樓宇空調節能,在低溫時段調低空調設定溫度,正常不高于20℃,非工作時間停開樓宇空調,提倡高層建筑電梯分段運行或隔層停開,關閉不必要的夜間照明。三是各級行政機關、事業單位要帶頭示范,倡導綠色生活,嚴控非核心區域、辦公樓裝飾性景觀照明。
2.需求響應(虛擬電廠)優先
一是加快推動虛擬電廠建設。進一步挖掘樓宇空調、充換電站、數據中心、新型儲能等實時可調資源,實現虛擬電廠可調能力60萬千瓦。二是大力挖掘柔性可中斷負荷資源。需求響應規模達到本地最大用電負荷的5%(210萬千瓦)。三是加快市場機制建設。結合分時電價和節能減排政策,發、儲、充、用多措并舉,研究制訂提升需求側響應能力、擴大可中斷負荷以及完善需求響應市場機制等方面配套政策,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3.有序用電保底
在可預知電力供應不足等情況下,依靠提升發電出力、市場組織、虛擬電廠、需求響應、應急調度等各類措施后,仍無法滿足電力電量供需平衡時,通過行政措施和技術方法,依法依規控制部分用電負荷,維護供用電秩序平穩。一是工商業及重點控制用戶實施錯峰措施210萬千瓦。二是工商業用戶實施避峰措施630萬千瓦。三是工商業用戶實施調休措施420萬千瓦,調休措施主要為應對極端情況做準備,在本市因燃料供應不足、跨省輸電通道故障等原因導致市外來電無法按計劃落實,再疊加持續極端天氣和設備故障將可能造成長時間的電力電量缺口時采用。三項合計1260萬千瓦。
4.緊急負荷壓降應急
按照“限電不拉閘”原則,在電網出現緊急事故或突發性缺口,需快速臨時降低負荷以保障電網安全運行時,可通過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對安裝負荷管理終端的用戶臨時壓降負荷,最大可降負荷350萬千瓦。
五、工作機制
1.健全新型電力負荷管理中心
市區兩級負荷管理中心按照“政府主導、電網組織、政企協同、用戶實施”的原則開展工作,持續完善樓宇空調、充換電站、數據中心、新型儲能等虛擬電廠資源排查機制,推進虛擬電廠規范化、規模化、數智化發展。市電力公司要加強市電力負荷管理中心和專業力量建設,在市經濟信息化委指導下,負責本市負荷管理方案編制和日常負荷管理工作,負責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建設、安裝和運行維護、有序用電措施執行和分析等工作,做好有序用電方案宣傳、培訓、演練。
2.多措并舉強化協調保障
市級用電協調小組將加強部門協同、市區聯動,精準落實負荷管理各項措施,推動完善空調負荷調控和倡導節能節電工作;電力公司將積極發揮虛擬電廠和需求響應調節作用,緩解供需平衡壓力;根據節能減排政策配合開展兩高企業讓電工作;按相關部門要求,完善調休企業靈活工時安排、景觀燈光響應預案和極端低溫天氣臨時停止戶外施工預案。
3.強化有序用電演練
分層分區制訂相關演練方案,定期組織市區負荷管理協調機制開展有序用電演練和培訓,確保各項措施演練到位、培訓到位、落實到位。
六、附則
按照《電力負荷管理辦法(2023年版)》:
(一)重點保障以下用電
(1)應急指揮和處置部門,主要黨政軍機關,廣播、電視、電信、交通、監獄等關系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用戶;
(2)危險化學品生產、礦井等停電將導致重大人身傷害或設備嚴重損壞企業的保安負荷;
(3)重大社會活動場所、醫院、金融機構、學校等關系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用戶;
(4)供水、供熱、供能等基礎設施用戶;
(5)居民生活,排灌、化肥生產等農業生產用電;
(6)國家重點工程、軍工企業。
(二)重點限制以下用電
(1)違規建成或在建項目;
(2)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淘汰類、限制類企業;
(3)單位產品能耗高于國家或地方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
(4)景觀照明、亮化工程;
(5)其他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企業。依據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優先限制能效水平低于基準水平的企業用電需求。
附表:1.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列表
2.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區域調控目標
3.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調控資源分布表
附表1
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列表
單位:萬千瓦
附表2
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區域調控目標
單位:萬千瓦
附表3
上海市2024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方案調控資源分布表
單位:萬千瓦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