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熱力供應有限公司管網系統優化節能改造項目
如需了解更多節能方案和節能改造服務,請咨詢低碳網專業專家團隊。
一、項目名稱
洪洞熱力供應有限公司管網系統優化節能改造項目
二、項目業主
洪洞熱力供應有限公司建于2008年,占地30余畝,擁有員工73人,季節工100人,總資產2.5億余元,設有熱源車間、外網車間、財務部、經營部、綜合部等部門。公司負責為洪洞縣供熱,熱源廠建有DZL64-1.6/150/70-AⅡ熱水鍋爐2臺;鍋爐額定回水溫度70℃,供水溫度150℃,工作壓力1.6MPa,額定煤耗9.598t/h·臺,燃煤為AⅡ煙煤。
三、項目內容
1.技術原理及適用領域
對燃料進行科學配置、對循環水水質進行處理、燃煤儲運進行有效管理、系統管道設備進行整體保溫等;對外網及換熱站的綜合診斷,采取根除管網水力工況失調技術、通過計算合理調整循環水泵運行方式、合理增加換熱器板片等方式達到節能減耗的目的;對原有的外網自控運行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對鍋爐運行進行自動化改造,安裝公司自主研發的基于傻瓜理念的能源管理系統,通過能源數據分析處理,科學配置各項參數,達到系統節能降耗目的。
2.節能改造具體內容
(1)分區分時分溫按需供暖。
在每個用戶(或區)供暖管道上加裝熱量計,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計費基礎,并將該數據通過通訊方式傳入主控中心;在每個用戶(或區)供暖供水(回水)管道上分別裝設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分區分溫控制流量;對在不同時段有不同采暖溫度要求的用戶(或區)供暖供水(回水)管道上分別裝設一個電動自力式流量控制器,由控制器按設定好的供暖方案分時分溫控制流量。
(2)二次管網平衡優化。
換熱機組所供二次管網每個用戶(或區)供暖供水(回水)管道上分別裝設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分區分溫控制流量。
(3)換熱站及一網優化。
APV換熱器每平方米換熱密集供熱量超過0.06MW的全部增加板片,供熱量降為0.06MW/m2;氣候補償器控制一次管網電動調節閥進行一網平衡及負荷調節,氣候補償調節換熱站一網流量,調整幅度不得大于10%.部分新換熱機組一次管網裝設電動自力式流量控制器,平衡一網流量;換熱器進出口加旁通管及電動調節閥,氣候補償器控制調節負荷,一網流量由各換熱站氣候補償器有限調整(10%~20%);換熱機組及站內管道、設備、閥門等整體保溫。
3.項目實施情況
該項目于2012年1月5日簽訂合同,2012年1月5日開工,2012年1月20日完工,并由雙方代表進行竣工驗收。目前該項目已穩定運行兩個采暖期。
四、項目年節能量及節能效益
1.年節能量
(1)改造前后系統(設備)用能情況及主要參數。
項目改造前整個供熱系統耗電330.7753萬kW·h,耗煤52810.78t,改造前項目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綜合能耗為按等價值折35074.43tce。2010-2011年度采暖季供熱面積152.83萬m2,改造前供熱系統萬平方米綜合能耗229.92tce。
項目改造后2011-2012采暖季整個供熱系統耗電453.1387萬kW-h,耗原煤量為66136t,改造后項目2012-2013年采暖季綜合能耗為按等價值折40277.47tce。2012-2013采暖季供熱面積為212.2736萬m2,改造后供熱系統萬平方米綜合能耗189.74tce。
(2)節能量計算方法。
項目實際節能量=(改造前萬平方米綜合能耗-改造后萬平方米綜合能耗)×2011年供熱面積。
(3)項目年節能量6076.5tce。
2.年節能效益
年節能效益為449.32萬元。
五、商業模式
該項目是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能效益分享期為5個采暖季。合同期內節能服務公司與業主分享節能效益,業主以節能效益分享的方式逐年向節能服務公司支付項目費用。節能服務公司分享70%的項目節能效益,5個采暖季內每個采暖委均向節能服務公司支付節能效益的70%。在根據合同所規定的費用全部支付完以后,節能服務公司把項目交給業主,業主即擁有項目的所有權。
六、融資渠道
該項目投資194萬元,由節能服務公司獨立投資,涉及設備采購、施工、安裝、調試、監測、管理及人員培訓費用。所有資金均為公司自有資金。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