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安局機關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改造項目
如需了解更多節能方案和節能改造服務,請咨詢低碳網專業專家團隊。
一、案例名稱
深圳市公安局機關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改造項目
二、案例業主
深圳市公安局機關大院位于深圳市羅湖區,建筑面積約11.1萬平方米,共有9棟建筑,其多數建筑物均為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老舊建筑。在大院內約有4000人工作、辦公,共設置電梯16臺,主要耗能設備為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動力系統。
三、案例內容
1.技術原理和適用領域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能源監測系統設備、中央空調系統設備、照明系統設備、電梯系統設備及相關輔助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
(1)能源監測管理系統。
能源監測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各系統的運行情況,當系統設備或節能設備性能下降和出現異常時,會自動報警向管理人員提供設備情況,提前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避免出現故障,系統停止運行后才進行維修,這也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用能單位能運用這一系統掌握實時能耗,為進一步節能決策提供準確數字依據。
(2)中央空調控制節能系統。
中央空調系統設計時必須按照天氣最熱,負荷量最大時設計,且留有10%~20%左右的設計與余量。實際上大部分時間空調不會在滿負荷的狀態下工作,如果整個中央空調系統總是“定流量”運行,系統長期處于低效率狀態,造成了能量的浪費。
該項目采用中央空調控制節能系統,變流量動態調節循環水系統跟隨末端負荷的變化而調節水量,并通過機房群控系統優化制冷主機、水泵等設備的開停機等運行模式,降低空調能耗。
(3)照明節能設備。
整個深圳市公安局機關大院照明系統能源費用是一個較大的開支,改造前大部分辦公室、地下車庫以及走道的照明還是沿用老舊的傳統燈管,存在很大的能源浪費,同時老舊的傳統燈管壽命較短,需要經常維護以及更換,該項目在滿足用能單位光照度的基礎上,把現有照明系統的燈具更換成更為節能環保的綠色LED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省開支。
(4)動力節能設備。
電梯系統年耗電量約為40萬kW·h。由于電梯運行過程中產生的高熱量會對設備造成一定的危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對電梯系統的改造不僅可以節省電梯的能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延長設備壽命減少隱患發生的概率。
該項目通過加裝電梯能量反饋裝置,將電梯在運行時所產生并浪費在電阻箱上的這部分電能回饋到電網,供其他設備利用,不僅這部分電能可以節省下來,而且由于電梯機房內溫度的下降,可以關掉原來的空調或減少開空調的時間,實現雙重節能的效果。
2.節能改造具體內容
(1)采用了節能服務公司自主開發的城市能源監測管理平臺運營版軟件,為公安局機關大院建筑用能計量、統計分析、管理體系的建設搭建能效管理數字化平臺,實現用能數據的公開化、透明化,實現用能定額管理和無成本低成本節能管理,建立科學的節能管理制度體系。
(2)在確保建筑空調系統設備正常運行前提下,在深圳市公安局機關大院指揮中心大樓以及對外窗口大樓冷凍站安裝節能產品EMC007。系統采用PLC智能控制一體化工作站,具有智能人機界面,配置PC鍵盤觸摸屏,使用操作簡單方便。針對指揮中心和對外大樓,設計5套冷凍水泵智能節能控制系統以及5套冷卻水泵智能節能控制系統。每套節能控制系統設置水泵型專用智能變頻調速控制器,分別各控制5臺冷凍水泵和5臺冷卻水泵,并可以根據系統需要遠程自動/手動運行,就地還有變頻運行和旁路運行選擇開關。
(3)為實現節約用電與電費開支、不降低項目區域照明要求,并兼顧常用傳統燈具支架不作太大改動,同時根據用能單位的使用特點,在選用燈具方面重點考慮兩方面:采用通過EMC電磁檢測的產品,能有效減少LED燈具對辦公環境的干擾;所選用的LED燈具電源模塊有隔離式模塊,使用穩定,使用壽命遠超一般的普通電源。
(4)加裝電梯能量反饋裝置,將電梯在運行時所產生并浪費在電阻箱上的這部分電能回饋到電網,供其他設備利用。
3.項目實施情況該項目于2014年5月簽約,2015年1月20日竣工驗收。
四、項目年節能量及節能效益
改造后“月實際能耗費用X”不高于“目標能耗費用B=4.3元/平方米”,X的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X=(項目年總用電度數×約定電價(0.85元/度)+項目年總用立方數×約定天然氣價)/(12×約定單位計量面積)
2013年能源站月實際單位面積用能耗費用X≤4.3元/m2,節約293.4噸標準煤,年節能效益為238.74萬元。
五、商業模式
該項目采用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期為6年。節能服務公司承擔改造費用及風險和合同運營期內系統的運營維護,用能單位無需組建相應工程技術團隊,免去系統運營管理負擔。服務期滿后,節能服務公司投資的節能設備所有權將無償轉交給用能單位。
六、融資渠道
項目投資476萬元,全部為節能服務公司采用自有資金。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