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寶山區政府共同召開“深化ESG標準合作 助力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化會議,發布《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編制指南》《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評價準則》兩項ESG團體標準。
先行先試,為國內ESG標準制定貢獻上海方案
ESG(環境、社會和治理)是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為解決社會、環境、經濟共生問題,從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角度提出的一種新理念,并已逐漸發展完善成為一套關注企業責任、社會福祉和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理念和評價標準。但目前,國內ESG標準頂層設計不足,編制披露、評價等關鍵標準尚有待制定,制約了國內企業參與ESG治理的積極性。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指導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制定發布團體標準《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編制指南》《企業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評價準則》,作為本市首份企業ESG編制、評價標準,幫助企業建立信息披露框架體系,明確核心披露指標,解決了關鍵標準缺失問題,為本市企業開展ESG治理提供了指引。同時,該標準由臨港集團、申能集團等本市大型國有企業帶頭實施,有望更好發揮標準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企業以統一標準開展ESG治理,并逐步形成行業影響力,為ESG國家標準的制定提供上海方案。
加強供給,為企業開展ESG治理提供標準支撐
ESG作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對接高標準經貿規則不可或缺的內容。近年來,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進ESG相關領域標準建設,目前已發布生態環保、能耗排放、綠色雙碳等地方標準200余項,并先后批準成立了生態環保、碳達峰碳中和兩家地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持續增加標準供給,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支撐。同時,積極探索ESG標準國際合作,依托國際標準化協作平臺,為企業創造更多交流分享機會,助力本市企業主動融入全球ESG治理體系。
根治ESG理念,為企業拓展海外業務提供支撐
目前,本市外貿企業約5.7萬家,外資企業約7萬家,為應對國際貿易新規則,對ESG治理和評價服務的需求尤為迫切。此次發布的兩項團體標準,致力于構建符合中國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報告框架和評價標準,有助于企業進一步提高ESG意識,明確ESG合規要求,主動對接國際經貿規則,獲得更多的海外業務合作機會。如上海萬物新生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已連續多年發布企業ESG報告,詳細披露公司在碳排放、資源回收、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具體數據和措施,增強了公司的透明度,促進了國際業務的拓展。基于對企業ESG治理的認可,萬物新生已與歐洲知名二手手機回收和銷售平臺Swappie達成合作,推動手機自助回收解決方案落地瑞典,首批手機自助回收機已成功入駐位于斯德哥爾摩、烏普薩拉、赫爾辛堡和馬爾默的門店。
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以此次標準發布為契機,進一步指導相關社會團體加強標準宣貫,鼓勵企業構建企業標準體系,培育發掘、宣傳推廣ESG標準化優秀實踐案例。同時,支持本市相關單位參與國際ESG標準制定和相關國際標準化活動,鼓勵企業引進國際先進的ESG技術和管理經驗,進一步增加自身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透明度,利用ESG這一國際通行規則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