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可口可樂因為調整了氣候目標而備受關注,其去年曾因被指控“漂綠”而遭受公眾批評。面臨質疑,這家全球飲料巨頭日前宣布了一系列更新后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到2035年實現更環保的運營。然而,消費者認為,這些新目標反映出的是公司雄心勃勃的戰略收縮,與此前更宏大的承諾相比略顯保守。
01 法律挑戰與漂綠指控
地球島研究所于2021年提起訴訟,指控可口可樂違反哥倫比亞特區消費者保護法,夸大其可持續性與回收目標。可口可樂在其“無浪費世界”計劃中做出的承諾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顯著差距。上訴法院推翻了此前駁回案件的裁決,認為這些指控“表面上看似合理”。
具體指控如下:
2025年100%包裝可回收目標無法達成:地球島研究所認為,可口可樂的包裝回收計劃進展緩慢,無法在計劃目標內達到其承諾的100%包裝可回收目標。
2030年每售出一罐飲料回收一罐的目標缺乏執行力:盡管公司公開承諾實現這一目標,但其回收系統的投入和實施不足以匹配這一愿景。
對一次性塑料的高度依賴:訴訟指出,可口可樂的運營模式仍然嚴重依賴一次性塑料包裝,這種做法與其宣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背道而馳。
消費者影響與法律觀點
法官指出:消費者可能會被誤導認為可口可樂是一家環保公司,而實際上其塑料使用行為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影響。
地球島研究所表示:期待通過訴訟揭露可口可樂聲明的誤導性,并推動更具實際意義的可持續性努力。
盡管可口可樂強調其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但也面臨一些批評:
可重復使用包裝的表現:2023年,僅有1.2%的塑料包裝為可重復使用,與公司之前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擺脫塑料”組織批評公司在可重復使用包裝上的努力“嚴重不足”,指其缺乏長期意愿。
可回收包裝的進展:
根據2023年8月的環境更新報告,其產品組合的可回收率達90%,主要消費包裝中的再生PET比例為17%,然而,在實現2030年再生材料和回收目標方面,公司仍“落后于計劃”。
02 與行業趨勢的比較
可口可樂的調整并非孤例,其他主要品牌也在重新調整其包裝目標:
競爭對手百事可樂:指出不太可能實現2025年將100%包裝設計為可回收、堆肥或可重復使用的目標。
其他品牌:如聯合利華和格羅夫也調整了其2025年前的包裝目標。
03 行業合作與外部承諾
美國塑料公約
可口可樂參與的美國塑料公約已于去年修改2025年目標,重點轉向減少原生塑料、提升回收利用率以及提高PCR(再生塑料)和生物基材料的使用。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全球承諾
根據基金會最近的進展報告,可口可樂自2019年以來原生塑料使用量增長約6%,成為少數幾家原生塑料使用量增加的公司之一
04 總結
可口可樂的最新目標顯示出一定的戰略調整,盡管推動了部分領域的進步,但在重復使用包裝、塑料減少和回收率方面的努力受到批評。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進一步明確長期承諾,并在技術創新、合作模式和全球回收系統建設上持續投入,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轉型。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