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德勤中國攜手上海氣候周和羅克韋爾自動化,在德勤中國上海辦公室成功舉辦了“2025氣候燈塔鏈動綠色未來:新形勢下的破局之道”研討會。此次會議聚焦在新能源企業出海這一熱點議題,匯聚了企業、專業機構、國際組織等多背景人士,共同探討了,在全球貿易結構性變化之際,同時美國、歐盟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出現調整等復雜變化下,新能源出海企業如何化“危”為“機”,破局而出。
活動由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與轉型合伙人鐘曉揚先生的致辭中拉開帷幕,他回顧了德勤與上海氣候周的合作歷程,并指出氣候燈塔在企業可持續發展轉型中的重要作用。
上海氣候周戰略與設計中心執行總干事朱鵬揚博士為來賓回顧了2024年上海氣候周的諸多精彩瞬間并對2025年氣候周的亮點活動,特別是“氣候燈塔公園”的系列活動安排及《氣候燈塔通用評價規范》的最新編制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
在中企加速全球化布局的背景下,歐盟近期發布的一攬子簡化方案提案(Omnibus Package)對可持續發展報告和盡職調查提出了新要求,出海企業需要及早了解政策趨勢,靈活調整應對方式。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合伙人翟家佳先生指出,新規雖然推遲了部分實施時間,并放寬了適用范圍,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放松對可持續發展合規性的要求。企業反而應該充分利用好延長的過渡期,完善報告體系和數據管理等工作,不僅滿足合規要求,更要以“合規促管理”,提升企業硬核競爭力,以此贏得更多客戶和市場。
在充分了解歐盟最新法規變化后,德勤中國數智工程合伙人厲濟民先生以“歐盟新電池法應對之道”為題,分享了德勤針對歐盟電池護照的解決方案和相關案例。厲濟民指出,歐盟新《電池法》要求2027年2月開始出口至歐洲的所有動力電池、工業電池、便攜電池及輕軌交通電池(>2kWh)必須配備電池護照,以確保產品符合碳足跡、材料回收效率及供應鏈盡職調查等嚴格要求。面對合規要求,企業應積極布局電池護照系統,通過構建全鏈條數據生態,實現降本增效和合規運營,助力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
德勤中國能源、資源及工業行業高級經理曹彤女士就鋰離子電池回收這一話題與來賓解讀了德勤中國攜手CAS美國化學文摘社最新發布的《鋰離子電池回收:面向綠色未來的市場及創新趨勢》的報告。曹彤指出,隨著對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需求的日益增長,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已成為全球創新和經濟轉型的焦點。隨著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儲存和電氣化消費興起,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成為解決資源匱乏和環境挑戰的關鍵。為了應對高速發展的行業需求,德勤中國攜手CAS美國化學文摘社攜手開展深入研究,從商業和科學視角全面、深入地就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進行分析。
研討會上,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 )離散行業經理張學峰先生,以“科技賦能新能源綠色全球產業鏈”為主題,從數智化、產業鏈協同、全球化和可持續四個方面,介紹了羅克韋爾攜手產業鏈生態合作伙伴助力新能源企業出海的解決方案。
本次研討會為新能源產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了有益啟發。新形勢下,企業、機構及相關部門需形成合力,通過技術突破與模式創新,加快構建更具韌性的綠色產業體系。上海氣候周將攜手德勤與羅克韋爾等全球專業服務機構,持續深化行業研究,為推進全球能源轉型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