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多家財團組成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公司發布申請,希望能在西澳大利亞沿海沙漠土地上建設一個 70GW裝機容量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綠色氫能生產中心——西部綠色能源中心(WGEH,Western Green Energy Hub),旨在通過風、光制氫,打造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西澳大利亞氫能(綠氫/綠氨)出口中心。目前,該財團已向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環境保護局(EPA)提交了擬在金礦區-埃斯佩蘭斯地區建設該項目的環境審批申請。項目建設地點在西澳大利亞南部海岸附近,總共70GW的風光發電項目和綠氫生產設施將分階段實施。
WGEH 是由總部位于香港的開發商洲際能源( InterContinental Energy)、總部位于歐洲的 CWP Global公司以及西澳大利亞珀斯的米爾寧綠色能源(Mirning Green Energy)共同投資,主要開發一個最高 70GW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場,此前該項目規劃的最高裝機容量為50GW。項目將分階段開發,所發電力將為電解槽提供動力,生產的綠氫將供澳大利亞國內消費和出口。
開發商計劃在西澳大利亞米爾寧縣的金礦區-埃斯佩蘭斯地區,占地 229 萬公頃(超過 22000 平方公里),包括牧場租賃地和皇家土地,計劃建設35 個太陽能光伏發電場,預計將安裝多達 6000 萬塊光伏組件。另外,項目還將安裝3000臺風電機組,預計單機功率從7MW到20MW。
計劃顯示,整個項目將劃分為一個個“節點”,每個節點包含約2GW至3GW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在每個節點的中心位置安裝一個約1.5GW 容量的氫電解設施。
開發商表示,項目全面開發后,每年可產生超過200TWh的可再生能源,具體將取決于風能和太陽能組合的比例。
WGEH公司表示,項目的發電規模與澳大利亞目前的總發電量差不多,有望為澳大利亞國內和國際綠色燃料的供應以及最終的國內電力分配提供機會。開發商表示,風光發電作為低成本的清潔能源,可用于“多種用途”,包括每年生產約350萬噸綠氫,供當地、區域和國際使用。另外,提案表示出口則以綠氨的形式。
據透露,WGEH將分為七個階段實施,最終投資決定(FID)預計在2029年完成,總耗資約1000億澳元(合655.8 億美元),并預計在2032年左右首次投產。
今年9月3日,WGEH宣布與韓國電力公司 (KEPCO)簽署了合作協議,韓國公司將支持該項目的發展,此后,更新到70GW總裝機容量的項目計劃已提交西澳大利亞進行環境審批。
與韓國電力簽署的協議,根據雙方在2021年就簽署的諒解備忘錄,對項目進行了詳細的審查,并進行了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旨在指導該項目第一階段的進一步開發工作。預計該項目第一階段的工作包括約6GW的太陽能和風能項目的開發,該階段目標是為每年可生產高達33萬噸綠氫的氫電解槽提供電力。
WGEH第一階段對于將澳大利亞定位為全球新興綠氫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于滿足韓國市場的新興需求。
投資者之一米爾寧綠色能源是西澳大利亞米爾寧傳統土地原住民公司 (MTLAC) 的子公司,該公司是注冊的原住民所有權的代表機構。作為本地原住民,未來也將從這一大型項目中獲得收益。總部位于香港的洲際能源公司專注于開發超大型能源項目,包括阿曼的25GW項目。該公司還與CWP合作計劃開發澳大利亞的一個26GW的大型風光項目,bp也是該項目的一個大股東。
今年10月29日,西澳大利亞州政府發布了最新的可再生氫能戰略(Western Australia's Renewable Hydrogen Strategy 2024–2030),重點關注投資基礎設施和激活樞紐、加快審批和加強社會許可,以及支持戰略性綠氨和綠色金屬項目。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