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澳元/kWh
彭博新能源財經基準情景估算的4-20小時之間的儲能鋰離子電池成本
29%
Lake Bonney兩小時儲能電池僅通過套利就可收回的資本支出比例
23%
Hornsdale Power Reserve 1.3小時儲能電池僅通過套利就可收回的資本支出比例
可再生能源在澳大利亞電力市場的滲透率不斷上升,這加劇了價格波動,為電池創造了有利可圖的套利機會。隨著更多可再生能源的建設和燃煤電廠的退役,可能需要更大容量的儲能電池來發揮關鍵的平衡作用。然而,目前的套利水平并未對澳大利亞的長時儲能電池發出有吸引力的價格信號,而且它們所需的電價波動性可能太高。
更大容量的鋰離子電池比容量較小的電池制造成本更高,因此需要更有利可圖的套利機會。目前,僅靠套利不足以覆蓋國家電力市場(NEM)中儲能時長超過四小時的電池的開發成本。
NEM中許多套利機會都發生在正午光伏發電量達到峰值時電價下降,以及晚上太陽落山時電價上升的幾個小時內。這些機會往往與儲能時長為四小時或以下的短時儲能電池的日間充放電行為相吻合。
相比之下,儲能時長為六小時或以上的長時儲能電池則更易從較長時間(可能是數天或數周)的套利中獲益。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模型,將電價與風電掛鉤可創造更長期的套利窗口,即使是12小時長時儲能電池也能在10年內僅靠套利收入收回資本支出。
然而,對其他系統利益相關者而言,提高更大容量儲能電池經濟性所需的電價波動性——電價遠低于零和高于10,000澳元/MWh(合6,688美元/MWh)的次數更多——可能太高了。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