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博物院冷卻水泵變頻節能改造項目
一、案例名稱
內蒙古博物院冷卻水泵變頻節能改造項目
二、案例業主
內蒙古博物院坐落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院。全院建筑面積5.7萬㎡,展廳面積7000㎡,是國內外游客到內蒙古旅游、領略內蒙古歷史與草原文化的重要“驛站”,現內蒙古博物院空調運行面積達5萬㎡,中央空調系統為半集中式中央空調,未端裝置為風機盤管和新風機組,空調機房采用遠大空調主機,通過空調、采暖、地暖三套獨立的系統為博物院展廳、辦公區供冷供熱。
三、案例內容
1.技術原理及適用領域
在中央空調系統設計時,冷凍泵、冷卻泵的電機容量是根據建筑物的最大設計熱負荷選定的,都留有-定設計余量。由于四季氣候及晝夜溫差變化,中央空調工作時的熱負荷總是不斷變化。通常冷卻水管路的設計溫差為5~7℃,而實際應用表明大部分時間里冷卻水管路的溫差僅為2~4℃,這說明制冷所需的冷凍水、冷卻水流量通常都低于設計流量,這樣就形成了中央空調低溫差、低負荷、大工作流量的工況。且工頻供電下的水泵始終全速運行,管道中的供水流量只能通過閥門或回流方式調節,這必會產生大量的節流及回流損失,同時也增加了電機的負荷,白白消耗了許多電能。中央空調水泵電機的耗電量約占中央空調系統總耗電量的30%~40%,故對其進行節能改造具有很明顯的節能效果。
2.節能改造具體內容
冷卻水泵的功率是根據空調冷凍機組的壓縮機滿負荷工作設計的,當環境溫度及各種外界因素改變時,冷凍機組無需開啟全部機組,此時空調的冷凝系統所需要的冷卻量也相應地減小,這時就可以通過變頻器來調節冷卻水泵的轉速,降低冷卻水的循環速度及流量,使冷卻水的冷負荷被冷凝系統充分利用,從而達到節能目的。內蒙古博物院夏季運行冷卻水泵為2臺,對其進行了變頻改造,安裝變頻控制柜,將2臺冷卻水泵接到變頻器上,并與直燃機進行聯動。
3.項目實施情況
該項目于2010年6月15日開展進行,同年7月10日完成,現運行正常平穩。
四、項目年節能量及節能效益
冷卻水泵:功率37kW、揚程20m、流量421m3/小時:
項目節能率為21.6%,每年節省能源折合300噸標煤,預計年節能效益為51.4萬元。
五、商業模式
該項目商業模式為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期限為5年
效益分享期內,業主單位分享51.4萬元/年節能效益。節能服務公司分享預計節能效益外的實際運行中的項目節能效益。設備投資回收期內改造部分的設備所有權歸節能服務公司,如合同到期后甲方不購買改造設備,則改造設備由節能服務公司收回。
六、融資渠道
該項目投資額為48萬元,屬節能服務公司自有資金。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