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成都海關共同組織召開全省建設碳足跡管理體系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生態環境部等15部委印發的《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研究探討四川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實施路徑,安排部署下階段重點工作。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省能源局局長鄧超主持會議并作工作部署,省級有關部門、四川產品碳足跡標準與國際磋商技術委員會各成員單位、有關研究機構、部分重點企業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上,生態環境廳就《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作了政策解讀;經濟和信息化廳、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成都海關結合工作實際,就推動建立我省碳足跡管理體系提出工作舉措和有關要求;四川產品碳足跡標準與國際磋商技術委員會各成員單位,以及有關技術機構、重點企業等就工作推進情況、下一步工作考慮、意見建議等進行交流發言。
會議要求,要發揮好四川產品碳足跡標準與國際磋商技術委員會作用,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積極推動工作落實。
龍頭企業
要發揮產業鏈引領帶動作用,帶頭制定企業標準并推動逐步轉化為團體標準、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按照成熟一個發布一個的原則加快標準落地。
有關研究機構
要充分結合四川清潔能源優勢,深入開展四川電力碳足跡因子研究,及時發布、更新本地化碳足跡因子,為我省企業使用碳足跡因子提供數據基礎。
有關部門
要加快推動建設全省碳排放監測分析服務平臺,鼓勵電力等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碳排放實時監測;結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密切跟蹤動力電池回收國內外政策要求,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循環利用;按照國家部署要求,積極推動碳標簽認證工作,選擇重點行業企業先行先試。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