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17日訊(記者金文兵 楊絲涵)17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成交總量428.4787萬噸,成交均價68.48元/噸。那么,中國碳價格走勢如何呢?當天,在武漢召開的金融賦能“雙碳”戰略“中國碳金融高峰論壇”上,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教授預估,到2030年,碳價格將提升為130~200元/噸;到2050年,碳價格逼近1000元/噸的關口;2060年,碳價格將沖上2000元/噸。
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
武漢大學團隊與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利用計量經濟學、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等手段,集成設定了中國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向、能源轉型和技術創新以及國際貿易等項,做出了上述中國碳價格預測。
齊紹洲教授長期從事氣候變化與能源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他認為,總體來看,全球碳市場的發展趨勢是越來越收緊。同時,碳中和的關鍵是能源轉型,核心是技術突破,瓶頸是綠色溢價,需要政策驅動和金融支持。
同時,他建議湖北省實施“一體兩翼”戰略,充分發揮碳市場的核心推動作用,來推動碳金融服務業和綠色低碳實業良性互動發展,二者相互提供需求,相互良性促動。
“武漢是一個綠色高地。中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平臺(中碳登)猶如一個‘聚綠盆’,將吸引一大批碳產業要素聚集?!?年前,齊紹洲首次提出打造“綠谷”概念,建議像打造光谷一樣打造“綠谷”,為武漢奠定長遠的城市發展基礎。
所謂“綠谷”,就是規劃相關區域,將綠色產品、綠色技術、綠色人才、綠色項目、綠色投資等聚集在一起,形成金融優勢、數字優勢、人才優勢、科技優勢和產業優勢,把“聚綠盆”變成“聚寶盆”。
在17日的“中國碳金融高峰論壇”上,他再度將此前的概念升級為“綠谷2.0版本”:促進“綠谷”和“光谷”聯動,用“光谷”帶動武漢創新發展的成熟模式,帶動武漢“綠谷”的創新發展。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