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鄒祖銘攝
3月4日,記者從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會上獲悉,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出提案5621件,經審查立案4791件。遴選并督辦重點提案72項。截至2024年2月底,99.9%的提案已經辦復。
全國政協副主席高云龍介紹,總體來看,提案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施“十四五”規劃中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涵蓋面廣,針對性、可行性、實效性強。
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圍繞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提出提案700余件。針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等提案建議,有關部門細化長江經濟帶發展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有關部門采納開展草原普查等提案建議,專題研究啟動全國森林草原普查工作。統籌規劃農村改廁等提案,為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提供參考。完善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等提案,助推重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關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提案建議,為制定《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供參考。
記者了解到,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常委會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遠程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界別協商會、對口協商會、專家協商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各類協商活動94場次,共5087人次參加、1602人次發言。召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針對新污染物治理、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國家水網建設等問題開展研究。此外,還加強同地方政協溝通協調,就相關議題開展聯動協商。制定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實施意見,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圍繞“十四五”規劃實施中的10個重點問題接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92人次參加。
根據《政協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年度好提案評選辦法(試行)》和《2023年度好提案評選工作方案》,經70家提案承辦單位推薦,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綜合考慮推薦情況、提案質量、提案者覆蓋面等,共評選出58件好提案,總量為年度提案總數的1%左右。
其中,共有《關于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提案》《關于以建造方式轉型推動城鄉綠色發展的提案》《關于加強新污染物系統研究與管控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的對策建議的提案》《關于推動綠色金融全面均衡高質量發展的提案》《關于加快推進交能融合發展新模式助力綠色交通強國建設的提案》《關于加強黃河中游晉陜大峽谷水土流失協同治理的提案》等6件涉生態環境領域提案,占好提案數量的10%以上。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