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業儲能一體柜多大容量才是終極形態?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
最近一年來,柜體容量呈現“百家爭鳴”的態勢,從200kWh到215kWh到233kWh再到261kWh,外行人可能看著已經覺得眼花繚亂,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主流規格可能暫時會停留在哪個容量規格。
近期筆者在與投資人閑聊中獲悉:261kWh一體柜比215kWh一體柜投資收益會高出很多。于是乎找到兩個實例電站,來給大家展示一下,不同規格容量在實際應用中收益差別究竟有多大:
2臺215kWh工商業儲能柜1個月收益14174元(7087元/臺/月)
一臺261kWh比215kWh一個月產生的收益高出42.4%;而261kWh比215kWh的容量僅高出21.3%;也就是說同等投資成本下,資方用261kWh儲能柜比215kWh的收益提升21.1%。
不同規格的儲能柜為何會產生這么大的收益差距?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工商業儲能一體柜容量從200kWh、215kWh、233kWh、261kWh不斷演變,究竟變在了哪里。
一個工商業儲能一體柜是由4個或者5個電池包組成,電池包又分為16串電芯或者48串/52串/60串電芯PACK包。
200kWh:14*16*280*3.2=200704Wh
采用280Ah容量電芯,由14個16串電芯風冷PACK包,即(即200度電規格)。
215kWh:5*48*280Ah*3.2V=215040Wh
215kWh:4*60*280Ah*3.2V=215040Wh
采用280Ah容量電芯,5個48串電芯液冷PACK包或者4個60串電芯液冷PACK包,即或者4*60*280Ah*3.2V=215040Wh(即215度電規格)。
后來,PACK包沿用大儲領域52串電芯結構,于是儲能柜容量來到233度電規格。
233kWh:5*52*280Ah*3.2V=232960Wh
再后來,電芯容量從280Ah升級到314Ah,于是容量就來到了261度電規格。
261kWh:5*52*314Ah*3.2V=261248Wh
綜上,儲能柜容量的變化主要來自于風冷/液冷溫控的技術切換使得PACK包的不斷變大,而又恰好碰上了單體電芯容量大升級,因此有了頻繁的規格變動。
在這之后,溫控方式變化的可能性不大,PACK包的串數以及單體電芯容量短時間內都不會發生較大變化,我們預測工商業儲能一體柜的容量將會在261kWh保持一段時間,成為最近兩年的主流規格。
而為什么收益會產生如此之大的差距,筆者認為這或許是單體儲能柜的輔助功耗和其他損耗造成的。一個200度電與261度電儲能柜的輔助功耗和其他損耗差距可能不大,而總電量越大的柜子,單位度電需要的輔助功耗和其他損耗就降低了,收益也就上去了。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