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經過5年試運行,山西電力現貨市場自12月22日起轉入正式運行,成為我國首個正式運行的電力現貨市場。業內人士表示,電力現貨市場有利于電力保供,在電力需求負荷高的時候,較高的價格可以更好地激發煤電企業發電積極性,實現供需平衡。同時,較高的電價會優化用電行為,減少高峰用電負荷。另外,電力現貨市場可以為儲能、虛擬電廠等主體帶來額外收入,推動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化交易,有利于源網荷儲協同發展。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山西是我國首批電力現貨市場試點省份。據山西省能源局介紹,2018年12月27日,山西電力現貨市場啟動試運行。試運行以來,山西電力現貨市場先后經過7次結算試運行,運行周期從單日開始,逐步拉長至周、半月、全月、雙月,最終實現連續試運行。連續試運行時間長達32個月,經歷了一年四季各種供需情況和不同場景的檢驗,運行平穩有序。
2023年9月,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對山西省電力現貨市場進行評估。評估意見認為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滿足試運行轉正式運行條件。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電力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目前,通過市場交易的電量已超過電力消費總量的60%,建設電力現貨市場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舉措。
2017年以來,我國先后開展兩批電力現貨交易試點。目前,廣東、山東、甘肅等6個試點省份已經開展長周期的結算試運行。
完善電力市場體系
2023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現貨市場建設要求,進一步擴大經營主體范圍,統籌做好各類市場機制銜接,提升電力現貨市場運營保障能力。
《通知》要求,福建盡快完善市場方案設計,2023年底前開展長周期結算試運行;浙江加快市場銜接,2024年6月前啟動現貨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四川結合實際持續探索適應高比例水電的豐枯水季相銜接市場模式和市場機制。此外,遼寧、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河北、江西、陜西等力爭在2023年底前開展長周期結算試運行。
業內人士表示,山西走在我國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前沿,對其他省份的相關政策制定具有較強示范作用及借鑒意義。中信證券認為,各地電源結構和負荷結構不同,后續的改革節奏與措施會有差異。
華鑫證券認為,電力現貨市場有利于電力保供,在電力需求負荷高的時間段,較高的價格可以更好地激發煤電企業發電積極性,實現供需平衡。同時,高電價會優化用電行為,減少高峰用電負荷,并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利用。此外,電力現貨市場可以為儲能、虛擬電廠等主體帶來額外收入,推動工商業用戶參與市場化交易,有利于源網荷儲協同發展。
在“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的電力市場體系下,優先消納新能源是基本原則,而火電機組擁有靈活的調峰能力可以降低成本。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