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能源部長到大型科技公司,每個人都認為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是解決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的潛在解決方案,但由于成本和監管障礙,該技術難以實現商業化。
為人工智能提供動力的數據中心能源需求量巨大,預計這將導致電力需求激增,包括在美國,該國的電力使用量在二十年來基本持平。
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的支持者表示,該技術最終將比當今的核電站更便宜、更快速,因為它將由批量生產的部件組成,而不是大規模定制項目。從理論上講,這種反應堆可以產生幾乎零排放的電力。
但建造小型核電站的國家也都擁有中央集權政府,這有助于項目獲得融資,并決定使用哪種小型核電站燃料類型和冷卻劑。俄羅斯于2019年在北極啟用了一座浮動小型核電站,中國于2023年啟用了一座小型核電站。
美國的監管框架不完善,其他能源更便宜,而且人們對鈾供應和放射性廢物的擔憂依然存在。
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前主席GregJaczko表示,推動SMR發展的參與者不是擁有數十年處理核電站復雜性和安全要求經驗的公用事業公司,而是人工智能公司、數據中心社區和供應商。
他說:“要真正積極推進新型核電站(SMR)的建設,你確實需要成熟的、經驗豐富的參與者來推動這一趨勢。”
全球天然氣供應不斷增長,太陽能和電池存儲成本不斷下降,為先進核技術的出現提供了激烈的競爭。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在休斯頓舉行的CERAWeek會議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確實正處于一個新興行業的起步階段。”
首批SMR將無法與天然氣競爭,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它們的價格將變得更便宜,美國政府將嘗試幫助它們通過監管和融資,
奧克洛于12月簽署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將在20年內為數據中心運營商Switch部署SMR。奧克洛希望在2027年底獲得核管理委員會的許可,此前該監管機構最初在2022年拒絕了該申請。
Oklo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雅各布·德維特(JacobDeWitte)將拒絕歸咎于新冠疫情期間遠程工作的困難。
“我們突破了極限,”德維特告訴媒體。“但我們取得了大量寶貴的進展和反饋。”
核管理委員會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批準反應堆,因為這些反應堆會產生放射性廢物,而且必須控制運行和擴散風險。讓問題更加復雜的是,許多反應堆計劃使用特殊燃料、新技術和替代冷卻劑運行。
吉布森、鄧恩和克魯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拉胡爾·瓦希(RahulVashi)表示:“監管框架實際上尚未實施或建立。”瓦希估計,可能需要經過多個總統政府的批準才能建成商用SMR。
但即使獲得NRC許可也不一定能保證成功。迄今為止,NRC批準的唯一一家商用SMR項目已取消。Nu Scale盡管2020年美國能源部與該公司簽訂了為期10年、價值13.5億美元的合同,但由于成本幾乎翻倍,該公司仍于2023年終止了愛達荷州的項目。
Nu Scale首席執行官約翰霍普金斯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于項目整合的復雜性,該公司尚未與任何美國數據中心運營商達成協議,但繼續推進羅馬尼亞的一個項目。
去年年底,亞馬遜以及Alphabet旗下的谷歌與新興核能公司簽署協議,利用SMR為數據中心供電。
Alphabet和谷歌總裁兼首席投資官露絲·波拉特(RuthPorat)告訴CERAWeek:“核能必須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現在不集中精力開始復制其中的一些項目……我們將無法降低成本曲線。”
與谷歌合作的KairosPower公司發言人表示,該公司相信NRC擁有“審查我們技術所需的技術廣度,同時也認識到他們需要繼續創新,以便為未來幾年預計將出現的大量應用做好準備”。
許多小型核反應堆計劃使用高純度低濃縮鈾(HALEU)燃料,這種燃料的純度最高可達20%,而傳統反應堆的純度最高可達5%。美國政府開始資助國內生產HALEU,因為它禁止從鈾產量最大的俄羅斯進口鈾。
但一些物理學家對這種燃料的安全性提出質疑。
在物理學家警告HALEU可能用于制造核武器后,美國國家核安全局委托開展一項關于HALEU擴散風險的研究。科學家建議將HALEU濃縮程度限制在10%至12%。這樣的限制可能會降低SMR效率。
亞馬遜表示,將核能添加到其能源組合中是因為“它無碳、可擴展、安全且可靠”。
X-Energy是一家與亞馬遜合作的SMR公司,其發言人羅伯特·麥金泰爾(RobertMcEntyre)表示,該公司已申請田納西州一家燃料廠的許可證,其生產的燃料將具有防擴散功能。
另一個潛在的行業阻力是未來電力需求增長速度的不確定性。
人們對SMR的熱情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工智能將引發電力消耗大幅增加的預測。但中國DeepSeek今年早些時候宣布開源人工智能模型的耗電量將大大減少,這引發了人們對這些預測的質疑。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丁·喬澤姆帕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模型繼續變得更小、更高效,我們可能會迎來巨大的人工智能熱潮,這種熱潮越來越多地可以在本地的普通消費設備上運行,因此不需要如此巨大的能源。”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