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是國家確定的“三基地一通道”,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責任。2024年以來,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凝心聚力,加快完善補強骨干網架,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和疆電外送,在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中勇立潮頭、先試先行,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織網架線建設堅強電網
10月1日,隨著塔城、烏蘇兩個750千伏變電站7530斷路器依次閉合,塔城—烏蘇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新疆北疆環網正式建成,可滿足阿勒泰、塔城和克拉瑪依地區新能源大規模外送需要。
2024年,新疆電力加快推進電網工程建設,全年計劃建設超特高壓電網工程26項,新開工將軍廟等15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巴州—鐵干里克—若羌等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超特高壓電網工程建設、投產規模達到有史以來最高值。
前三季度,新疆電力開工建設750千伏木壘南等12項工程,建成投運750千伏塔城—烏蘇等5項輸變電工程。隨著塔城—烏蘇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新疆“內供五環網,外送四通道”的主網架格局正式形成。
在外送通道建設方面,新疆電力加快建設新疆第五條疆電外送輸電通道——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是我國首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起于巴里坤換流站,止于重慶市渝北區渝北換流站,途經新疆、甘肅、陜西、四川、重慶五地。目前,該工程在重慶段全面進入放線階段,預計2025年建成投運,屆時新疆電力外送能力將提升至3300萬千瓦,新疆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
協同發力促進能源轉型
10月11日,新疆電力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疆電網發電量達到3745.08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量達到907.86億千瓦時,占新疆電網總發電量的24.24%。
為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新疆電力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7月底,新疆首座抽水蓄能電站——國網新源新疆阜康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為西北電網、新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新疆在建抽水蓄能電站已達到5座。
為更好促進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消納,2024年,新疆電力通過加大綠電外送力度、創新交易服務機制等舉措,持續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積極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對內不斷完善高比例新能源交易機制,推動形成“新能源參與全交易品種24小時曲線”交易模式。截至目前,新疆疆內綠電交易成交電量達17.32億千瓦時,綠證交易282.56萬張。對外充分發揮電力市場資源配置作用,通過“電力援疆+綠電交易+市場化交易”的方式,積極適配中東部省區電力需求,擴大電力外送。
多向發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10月20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工作結束,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謀劃的工作方向,也是新疆電力不斷優化用電營商環境的發力方向。
今年以來,新疆電力主動融入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服務自治區“九大產業集群”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持續推動辦電服務線上化、便捷化水平,通過“陽光業擴一站通”在線服務平臺,不斷加大政企合作深度。截至三季度末,新疆電力已在新疆政務服務網開通了11項涉電業務辦理服務,在“網上國網”APP實現45項用戶高頻業務辦理功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水電氣暖網”聯合報裝服務在新疆8個地州市政府服務網上線。
新疆電力還持續深化創新服務機制、拓展辦電模式等十大服務舉措,發揮各級“項目長”聯絡作用,前移電力服務關口、強化過程管控。截至9月底,累計完成自治區“九大產業集群”用戶送電容量達2631.52萬千伏安。其中,新能源產業集群送電規模2284.60萬千伏安。同時,新疆電力持續在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方面不斷發力。前三季度,新疆電力通過“三零”“三省”服務累計為15.09萬戶客戶節約辦電成本約6.39億元。
在新疆一系列惠民利企政策以及新疆電力扎實的配套服務舉措促進下,新疆各產業用戶生產經營態勢持續向好,用電需求不斷增大。1~9月,新疆電力售電量達到1553.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19%。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