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了,相信各位也和筆者一樣正在準備2023年的ESG報告。今天筆者結合這幾年來編制ESG報告的經驗以及近期與其它機構交流學習簡要談一下如何去編寫一份高質量的ESG報告。
一、高質量ESG報告的標準
從ESG的概念出發,一份高質量的報告應該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圖片來源:Tricor
一是高質量的管治要素,包括清晰的ESG管治架構+明確表述董事會對ESG的職責。將管治要素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公司的ESG管理架構和執行力是一家公司ESG表現的最核心因素。
當前通常的做法是在董事會下設專業的ESG委員;在之前的文章中筆者也提到過興業銀行是將ESG與戰略委員會結合。更為完善的是除了ESG委員會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執行ESG戰略落地的ESG工作組。如港股恒基地產的ESG架構就明確了具體的工作小組。筆者所在的公司也是在ESG委員會下設了ESG工作組,并根據各個小組工作內容劃分為:信息披露組、責任投資組、人力資源組、戰略組等,但并未在ESG報告中明確列出相應的組,下一步將會繼續細化。
董事會對ESG的職責,一般都是相對“八股文”,強調董事會高度重視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識別并管理ESG風險,抓住可持續發展機遇等。從高標準來看,需要明確一點是公司的明確量化公司董事以及高級管理層的薪酬和績效要與公司ESG表現掛鉤。這一點復星集團的表述值得借鑒:
“為持續提升復星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本公司建立相關機制將本集團的ESG績效與董事及高級管理層薪酬掛鈎,其中執行董 事的「ESG考核指標」佔總體績效考核的10%。「ESG考核指標」包括ESG評級、ESG體系建設、責任投資管理、碳中和管 理、ESG風險管理,並根據行業特點不斷進化”(來自復星集團2022年ESG報告)
二是可量化的環境要素。環境要素,尤其是當下氣候問題成為全球公司,并且越發受到重視的當下,有關排放的數據披露要求不斷在提升。一份高質量報告披露的要素:
明確的中長期目標。這一點和國家的“30.60”目標對應,這也是國際化大公司通行的做法,會在公司的報告里明確提出減排目標、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表。筆者之前的報告分析過蘋果、聯想在報告中的表述聯想憑啥能超越蘋果?。
資料來源:聯想集團2022年碳中和行動報告
按照TCFD框架全面分析公司氣候風險管理,在此筆者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先申請成為TCFD支持機構,這個相比與簽署成為PRI的支持機構或者是填報CDP要相對簡單。從目前的動態來看,港交所可能會從2025年開始強制所有發行人在其ESG報告中披露氣候相關信息,提升目前的“不遵守就解釋的要求”,引入符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的披露要求。
在量化排放數據方面,范圍一與范圍二只要確定了邊界,收集一定的資料按照轉化方式基本可以測算出來,但是當前最大的難題是范圍三數據的收集和測算。這也是筆者在之前的文章ESG就業和創業哪個方向更有“錢途”?中提到了,這一部分目前有不少的科技公司在介入其中協助企業來收集和統計范圍三的排放數據。
從操作層面來看,筆者建立建立好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數據收集體系并不斷提高其測量精度,范圍三數據可以“且看且做”。當然,如果為了追求更高的評級結果,打造高質量的報告,可以參考蘋果和聯想的做法。尤其是蘋果在范圍三的披露細節以及其對供應鏈企業的要求更為嚴苛,具體可參考手把手教你寫高質量ESG報告---向全球優秀機構學習公司ESG管理之蘋果公司(APPLE)
三是高質量的社會因素。在社會因素方面,除了我們要披露中國特色的指標: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指標外;一定要重視中外社會文化差異,要做到對部分信息的披露,定性或者定量的表述。筆者之前強調過,在員工多元化方面,應該在官網或者報告的明顯位置表達對國家、種族、性別、性取向等方面的無歧視性聲明;而在一些小的細節方面可以增強量化的表述:關于防止童工和強制勞動方面,除了概述性的政策外,應該披露一些相關的數據統計(即使是0也要披露);其次,要強調公司在防止童工和強制勞動方面所做的培訓、在供應鏈層面如何實施該條原則等。
二、做好ESG報告的一些小“技巧”
一是以合規為底線,滿足利益相關方的訴求和關切,引領可持續發展。這里的合規包括滿足交易所的基本信息披露要求,同時也要做好法律法規方面的合規;同時不能為了追求“綠色”而去選擇“造假”和“漂綠”;
二是報告謀篇布局要有針對性,要有亮點,要切合熱點。以筆者所在的資產管理行業為例,除了常規的信息披露外,今年報告應該在“五篇大文章”、“氣候管理”、“責任投資”領域篇幅要放在核心位置;其次,針對當前私募股權行業下行周期,在風險管理等方面也應該是披露的重點。另外,要能夠在報告中結合公司的經營和管理突出公司的亮點,在這一點筆者建議可以閱讀聯想和蘋果的ESG報告。
三是做好數據統計,有序建立和優化公司的ESg指標體系,提升數據質量,持續提升數據披露水平。首先是要交易所合規數據應該全覆蓋、全披露;其次要建立公司的ESG指標體系,按照必須、應盡、自愿三個層次建立指標體系,可以結合交易所的要求以及對照評級機構的不同評分標準來設置指標以及披露程度;最后,業務結構復雜的大型公司應該考慮建立ESG數據信息化平臺。
四是要合理安排時間表。一般ESG報告與年報同步發布,為了高質量完成報告,一般在11月開始就啟動報告的編制工作。這是我們擬定的23年報告編制的時間表可供參考。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