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杜克能源、貝萊德等53家企業遭到美國一家非盈利消費者團體的指控,該組織致函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公用事業委員會譴責能源產業相關企業推行的ESG措施是一份昂貴的無用之物,是一份分散消費者注意力的清單,與向清潔能源轉型的大目標背道而馳。
對此,多家國際資產管理機構表示,金融是決定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全球應對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歐美機構開始從化石燃料項目中撤資,并將投資轉向環境和可持續方面,但到目前為止,ESG投資對轉型的影響并不大。
市場擔憂投資前景
ESG是指從企業的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這三個維度來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及對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1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提出的ESG投資概念,在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影響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
ESG不強調企業財務、績效,而是要求企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水平。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ESG對希望發展壯大的企業和機構而言至關重要,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上述背景下,越來越多公司、投資者,甚至是監管機構都開始關注ESG。全球范圍內,證券交易所也已在ESG方面布局。
不過,美國著名商業周刊《巴倫周刊》提出,目前,受全球經濟、國際關系、氣候變暖等多重壓力影響,市場對ESG投資前景感到擔憂。年化回報率在11%左右的ESG基金已經是高回報率的產品。
澳大利亞部分媒體提出類似看法,金融是市場運轉的潤滑劑,資金枯竭或將致使商業活動停滯,并使經濟陷入衰退狀態。越來越多的國家大力增加清潔能源投資,但全球金融體系仍然高度依賴化石燃料。要真正讓ESG發揮作用,就要設立監管體系,只有問責,讓企業承擔其應該承擔的能源轉型責任,ESG投資才有可能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一些企業即使宣傳環境效應、金融機構擴大ESG投資,并不是為了氣候目標的實現,而是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做一些道德投資,比如大型私人資本公司貝萊德集團也參與ESG投資。盡管如此,歐美能源轉型進展仍十分緩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對化石燃料的補貼為5.9萬億美元,約占世界人均生產總值的7%。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各國政府在清潔能源上的支出僅為1.34萬億美元。如果想規避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每年全球在清潔能源上的投資需要達到5萬億美元以上。
雖然ESG概念已經提出多年,氣候變化目標也促使ESG投資越來越受歡迎,但不少國家和地區仍在繼續大力補貼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美國正是其中之一,美國前五大政治說客企業每年花費2億美元讓美國政府選擇石油和天然氣。
消費者譴責企業
在市場研究機構看來,財報評估機構不透露對企業ESG的評價方法,機構的做法不透明,可操作性很強。目前二級市場投資者對ESG評分高低的興趣并不大,更關心企業公開的財務數據。而且報告通常是每年公布一次,企業并沒有動力去提升ESG評級。ESG已經被大量財務數據淹沒了,并成為企業提升公司形象的工具。
美國非盈利消費者團體工作人員威爾·希爾德以杜克能源舉例稱,杜克能源專門上線了一個網站介紹其ESG舉措,并尋求綠色轉型投資。但實際上杜克能源的ESG舉措就是設置一個移動的廣告牌來吸引投資。杜克能源宣稱,提高消費者在該公司的能源使用費用,以此來增加公司對綠色能源項目的投資。這和其公開的ESG承諾“我們努力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更可持續能源過渡,我們正在為所有人創造一個更清潔的能源未來”背道而馳。“杜克能源吹噓他們正積極執行‘凈零’戰略,但實際上他們一邊耗費公司資源,支持對他們來說高成本的清潔能源轉型,另一邊將這些多出來的成本通過提升服務費用的形式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威爾明頓星報》對此表示認同,稱杜克能源宣布了一系列提高能源價格的措施,其中預計未來3年內對北卡羅來納州的費率將較目前提升20%。杜克能源宣稱這是為提升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同時支持公司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綠色能源方面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貝萊德的ESG投資也遭到了批評。此前,貝萊德以通貨膨脹為理由,否決了大量氣候提案,總占比達氣候提案的93%。貝萊德全球投資管理主管朱德·阿卜杜勒·馬吉德在報告中寫道:“很多提案過于寬泛或缺乏經濟價值。”
美國蒙大拿州總檢察長表示:“企業ESG戰略基本都是廢話,而這些廢話正在滲透美國。靠這樣的資產管理公司和代理商推動ESG投資,令人擔憂。”
投資進退兩難
ESG基金公司全球先鋒聯席經理約蘭達·庫廷斯表示,對于傳統油氣公司來說,資本配置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平衡原有主要業務和可再生能源的關系,以適應能源轉型的大目標。
“傳統油氣企業進退兩難。投資石油和天然氣,實際資產可能存在擱淺風險。油氣公司追逐市場風向大規模投資可再生能源,但由于起步較晚,目前已經過了紅利期,相關項目可能無法產生和過去一樣的資本回報收益。”約蘭達·庫廷斯說,“我們不認為公用事業公司是成長型股票。”
福克斯商業頻道指出,貝萊德面臨著氣候轉型的輿論壓力,其作為資產管理機構在投資方面面臨巨大挑戰。是選擇ESG還是化石燃料公司,貝萊德需要評估氣候風險和綠色能源轉型相關的所有問題,并在能源安全和綠色投資之間取得平衡。
貝萊德坦承:“能源公司尤其面臨艱難而復雜的選擇,一方面要考慮到可負擔的投入和收益比,另一方面還要制定長期技術投資計劃,在全球低碳經濟轉型中不斷取得成功。”
高盛集團研究員米歇爾·德拉·維尼亞表示,目前市場上對ESG的關注點在于從化石燃料項目中撤資,而不是加大對可再生能源投資,這導致市場對能源投資嚴重下降。“關注脫碳是正確的,但問題是需要通過更多的投資來推動,而不是撤資。這是ESG投資面臨的最大挑戰,ESG投資模式導致全球能源投資不足。”
米歇爾·德拉·維尼亞認為,歐洲要保持清潔技術創新的領先地位,還需要增加一些激勵措施,尤其是在綠氫、碳捕捉和生物能源等領域。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