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綠色工廠評價指標第三方評價表》首次把 “零碳” 工廠創建方面開展的工作情況作為加分項單獨提出,分值3分,權重100%。這也是與以往綠色工廠創建過程中最大的區別之一。
2024年02月19日新聞聯播播報,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在國家層面建成了綠色工廠5095家,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17%,全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預計超過9700億元,綠色動能加快釋放,工業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我國將持續推進綠色制造工程,力爭新培育1000家國家層面綠色工廠。
2024年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縱向形成國家、省、市三級聯動的綠色工廠培育機制,橫向形成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帶動園區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創建綠色工廠的培育機制。
有梯度培育需求的企業需要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定期發布用于國家層面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和管理的標準清單或指標體系或采用《綠色工廠評價通則》(GB/T36132)進行評價。為了提高企業的綠色化水平,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及管理暫行辦法中的《綠色工廠評價指標第三方評價表》首次把 “零碳” 工廠創建方面開展的工作情況作為加分項單獨提出,分值3分,權重100%。這也是與以往綠色工廠創建過程中最大的區別之一。
零碳工廠創建及評價流程
零碳工廠的創建與實施:幫助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核算歷史溫室氣體排放量,從生產端、技術端、管理端、產品端、回收端等多個方面發揮專業優勢,制定詳細的零碳工廠實施計劃,建立溫室氣體管理體系和制度,確定溫室氣體排放基準線,指導企業實施溫室氣體減排,完善設施和管理,在產品設計、碳足跡管理、能源管理、設備改造、工藝升級、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系統優化,及實施溫室氣體清除和(或)碳抵消等多個方面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全面布局。
在此過程中協助企業梳理并攻破零碳工廠打造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碳戰略部署,形成了企業低碳轉型發展綜合解決方案,使工廠得以實現能源效率、運營效率的全面提升,協同推進第三方審核的準備和實施工作,為園區、企業等的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提供支撐和保障。
零碳工廠評價工作:本著“高標準、嚴要求、重合規”的原則,依據《零碳工廠評價規范》(T/CECA-G0171-2022),從合規要求、管理要求、基礎設施、能源和碳排放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能源和資源使用、產品生態設計、溫室氣體減排實施、碳抵消實施八項一級指標對企業各項條件進行綜合評評分,對企業創建結果進行總結和建議,并頒發第三方授權評價機構認證的零碳工廠證書。
持續改善階段:根據企業的評價結果,提出進一步改善建議,實現節能減排,提高經濟效益,推動可持續發展,發揮可持續經驗優勢,帶動上下游伙伴進行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探索全產業鏈減碳途徑,共筑綠色的端到端價值鏈,引領行業綠色發展,加速全行業節能減排步伐,共同奔赴零碳未來。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