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 Brief網站發表文章,題目是Analysis: Trump election win could add 4bn tonnes to US emissions by 2030(分析:到2030年,特朗普贏得大選可能使美國的排放量增加40億噸)
(來源:國際能源小數據 作者:E Small Data)
Carbon Brief分析顯示,特朗普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到2030年與拜登的計劃相比,美國的排放量可能會增加40億噸,將造成價值超過9000億美元的全球氣候損害。
40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歐盟和日本的年排放量總和,或世界上140個排放量最低的國家的年排放總量總和。
換言之,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額外的40億噸二氧化碳將抵消過去五年在世界各地部署風能、太陽能和其他清潔技術所減少排放量的兩倍多。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很可能會終結全球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的任何希望。
自2005年以來,由于經濟轉型、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增長以及從煤炭向天然氣發電的轉變,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一直在穩步下降。自2021年初上任以來,拜登根據《巴黎協定》承諾,將在2030年將美國的排放量降至2005年水平以下50-52%,并在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他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最引人注目的是《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以使加速目標的實現。
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想要推翻前任氣候政策的愿望,就像他在第一個任期內所做的那樣。例如,2018年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奧巴馬時代關于發電和工業場所空氣污染的規定,拜登現在正采取行動糾正這一逆轉。同樣,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撤銷了奧巴馬時代環保局關于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甲烷排放的規定。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拜登政府的甲烷規則可能面臨類似的命運。
特朗普還考慮廢除《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增加對化石燃料的投資,并取消鼓勵電動汽車的法規。與此同時,特朗普還批評了拜登的基礎設施法案,他還計劃大大限制環保局的職權。
英國《衛報》最近的一篇文章稱,根據對特朗普多位盟友和顧問的采訪,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對環境的影響將比他的第一個任期更加極端”。“與有時混亂的第一屆白宮任期相比,他們概述了一個更有條理的第二屆總統任期:推動化石燃料生產,排擠主流氣候科學家,推翻遏制地球變暖排放的規則。”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