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聯合國內數十家氫能頭部企業發布了國內首個《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團體標準。
▲我國首個甲醇制氫加氫一體站——中國石化大連盛港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
3月19日,《中國能源報》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為推動我國氫能交通產業發展,解決目前制氫加氫一體站建設的標準空白,中國石化聯合國內數十家氫能頭部企業發布了國內首個《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團體標準。該標準的制定使得未來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有章可循,有利于制氫加氫一體站的系統化和標準化建設,推動我國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標”新立異——打通行業痛點。作為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一公里”,加氫站是氫能市場化發展的核心基礎設施,發展前景廣闊。但是,目前的氫氣儲運環節成本高,導致當前傳統加氫站的終端用氫成本較高,制約氫能產業發展。制氫加氫一體站是一種創新型建站模式,在站內實現“制、儲、運、加”所有環節,可顯著降低終端用氫成本。目前,已公開實施的加氫站技術規范主要針對的是傳統加氫站的建設,而對于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尚無明確規范作為依據,特別是對于站內制氫裝置的技術要求,如設備尺寸、供熱方式等亟待解決。對此,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聯合國內數十家氫能頭部企業共同制定了首個《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團體標準,為未來相關建設提供依據,助力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 ▲我國首座商業化分布式氨制氫加氫一體站——中國石化廣西石油南寧振興加能站 “制”標治本——經受市場考驗。中國石化表示,在制定標準之初著眼于構建適用于未來市場化的低成本加氫站建站模式,并依托于中國石化的自有技術和相關經驗,為標準制定提供指導。此外,標準修訂過程中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的意見,使得《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基本實現了構建低成本加氫站建站模式的目標。經過近一年的商業實踐結果表明,采用《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設計建設的大連盛港和南寧振興制氫加氫一體站,在現場布置、設備小型化、技術集成化、控制智能化和本質安全化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用氫成本較傳統模式下降20%以上,為未來我國低成本加氫站的建設樹立了標桿。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