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周,天氣可以說是“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冷空氣勢力較弱的時候,秋冬季的霧和霾依然沒有缺席,降水也維持了這個時節南多北少的格局;而陌生的是,在接近10月底的時候,北方氣溫卻暖出了“初夏”的味道!
1、10月最暖紀錄可能會在今年被打破
10月以來,全國大部氣溫偏高,截至10月28日,全國平均氣溫為觀測史上第二高,僅次于2006年。而在10月剩下三天時間里,多地暖熱還在加劇,2006年創造的10月最暖紀錄可能會在今年被打破。從最高氣溫極端指數來看,北方多地將經歷同期少見的暖熱,大城市中,像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西安、鄭州、濟南都可能暖到破紀錄!(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預計本周初,全國大部仍會以升溫為主,并且大幅偏離常態。特別是華北、黃淮一帶,11月初暖熱程度還會升級,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甚至會超過30℃,恍如初夏。對于上述絕大多數地方來說,11月份最高氣溫沖上30℃是非常罕見的,甚至是從未有過的。大城市中,鄭州可能迎來當地11月觀測史上的首個30℃!
在偏暖的大背景下,北方部分地區的入冬進程停滯不前。像是本來早該入冬的內蒙古東南部、遼寧大部、山西南部以及新疆多地,目前都還停留在秋季。不僅如此,按照現在的氣溫走勢,常年此時即將入冬的京津冀、山東、河南北部等地,今年的冬天也很有可能會遲到。不過,這樣異常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十一月初,冷空氣就會來破局,而且還是兩股!根據中央氣象臺中期預報,11月1日至3日、4日至6日將先后有兩股冷空氣影響我國,波及范圍廣、降溫效果顯著。對于長江以北地區來說,由于前期的氣溫偏高程度過于離譜,也會導致此次降溫幅度非常劇烈,10℃以上的降幅將十分普遍,部分地區降幅可達15℃左右。在冷空氣的努力下,目前北方多地異常偏暖的局面可能會被拉回正軌,氣溫將由前期的偏高轉為階段性偏低或者接近常年。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自10月22日以來,全國大部地區氣溫由偏低轉為偏高,各地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7℃。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等北方地區氣溫偏高尤為明顯,湖南北部、貴州、江南中南部等南方地區氣溫也高于常年。“各地氣溫偏高,其背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冷空氣偏弱。”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解釋道。近期,由于積聚冷空氣的極渦較為偏北,冷空氣較常年顯著偏弱。此外,全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地區長時間受西風槽后的西北氣流控制,一方面槽后以下沉氣流為主,造成近地層絕熱增溫,另一方面這種環流形勢下天氣晴好,有利于太陽輻射增溫,都會造成氣溫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