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數據質量是碳市場的生命線,即將施行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中已明確各有關部門的監管職責,將對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行為“零容忍”,嚴懲重罰,公開曝光相關的違法違規行為。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趙英民:暫行條例對數據質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切實守住數據質量這一生命線,《條例》在打擊碳排放數據造假、遏制虛報瞞報碳排放數據等行為方面,真正長出了“牙齒”,可以總結為六個字,就是:嚴控、嚴查、嚴罰。
趙英民介紹,嚴控主要體現在:明確相關機構和人員禁止事項和處罰措施,通過配套制度規范,持續壓減數據造假空間,通過建設完善全國碳市場管理平臺,利用區塊鏈、數字化技術手段,保證數據無法篡改。同時,年度核查加日常監管的工作模式,也將持續強化數據質量審核。嚴查,體現在對發現的問題線索、問題疑點不查清絕不放過,問題整改不到位絕不放過。嚴罰體現在對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零容忍”,強化監督檢查,加大處罰力度,《條例》在這些方面都作出了具體詳實的規定。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趙英民:去年,我們一共組織培訓了134場約1.1萬人參加的培訓,實現了市場參與主體全覆蓋,和第一個履約周期相比,第二個履約周期監督幫扶發現的碳排放數據不規范企業數量大幅度下降,并且以此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復制、可推廣的管理經驗。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