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記者從紀念毛澤東同志“開發礦業”題詞74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我國礦業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穩步推進,已相繼建成4000多家各級綠色礦山,智能化開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分別建成1000個和1300個。隨著礦山數字化、智能化步伐加快,綠色發展已成為礦產資源勘查中建設美麗中國行動的共識。
當前,我國正從礦業大國躍升到礦業強國行列。據統計,我國勘查開發的礦種已由建國初期的18種增加到173種,原煤產量由3243萬噸增加到46.58億噸,原油產量由12萬噸增加到2.08億噸,天然氣產量由700萬立方米增加到2197億立方米,鐵礦石產量由59萬噸增加到9.9億噸,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由4.77萬噸增加到7469.8萬噸。
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許大純表示,礦業作為傳統產業和支柱產業,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礦業發展進入了需求上升期、政策調整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統一的推進期、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期“四期疊加”的新時期。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礦產勘查開發工作的新要求,扎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弘揚優良地質傳統,不斷提升能源資源安全自主保障水平。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