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挑戰西方的霸主地位 如今,中國城市武漢可能正以一種與眾不同的原因獲得全球認可:坐擁世界上最大的自動駕駛車隊。武漢正在成為一個關鍵測試中心,以測試中國自動駕駛新興技術、重要基礎設施和監管環境。在分析人士看來,中國企業和監管機構取得的進展對西方構成新挑戰:西方不僅在電動汽車發展方面落后于中國,如今又看著中國在無人駕駛領域突飛猛進。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曾偉民說,“這很難衡量,但從(無人駕駛設施)部署的準備情況和現有可用技術來看,(中國)落后(西方)的時間可能不超過一兩年,(而且中國)縮小這一差距的勢頭非常強勁。”貝恩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中國的自動駕駛汽車累計行駛里程達7000萬公里,與美國相當。武漢擁有近500輛自動駕駛車輛,去年獲得的出行服務訂單超過73萬。
從去年10月初以來,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一直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時通用汽車無人駕駛部門運營的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撞到一名行人。在中國,武漢的無人駕駛出租車項目顯示出人們的謹慎態度。去年6月對百度自動駕駛中心的探訪顯示,每輛無人駕駛出租車都受到一名人員的遠程監控以隨時干預。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說,中國政府將保持“非常非常謹慎”,直到確保這些車輛是安全的。“這事關人命,(無人駕駛汽車)必須要比人類司機安全10倍才能大規模推廣。”
除武漢外,包括百度、小馬智行和安途等在內的企業都在各地城市建立一系列測試區。中國的許多電動汽車開發商也成立開發先進輔助駕駛系統的內部團隊。中國汽車洞察的創始人涂樂表示,美國在支撐自動駕駛關鍵領域的幾項技術上仍然領先中國,包括機器學習和傳感器等。
然而,曾偉民認為,商用測試的規模意味著中國正在朝著一個“臨界點”邁進:在2027年左右實現關鍵技術的大規模商用。貝恩公司預計,相關的責任與保險法律框架、配套的道路與通信基礎設施也會在2027年左右完成。企業能夠利用城市攝像頭和交通信號燈等基礎設施網絡,以及廣泛的5G信號覆蓋和數字地圖,這些支撐了該行業對中國的信心。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