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浙江省制造業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成果匯編》的通知稱,綠色制造是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浙江深入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培育創建了一批綠色低碳標桿。以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為主要對象,各地積極組織推薦,我廳圍繞能源低碳、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生態設計、工業節水等方面,遴選梳理形成40個具有一定示范引領作用的典型案例,現予以發布,請各地及有關企業認真學習借鑒,并進一步總結經驗做法,持續提升制造業綠色化發展水平。其中,槐坎南方水泥入選清潔生產篇典型案例。
湖州槐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央企業中國建材集團下屬成員企業之一,現有2條日產4000噸和1條日產7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線,分別配套18MW和15MW純低溫余熱電站,其中7500t/d線是國內第一條采用“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建設的生產線,2022年獲得工信部認定第七批“國家級綠色工廠”。
做法亮點一:超前落實超低排放改造
累計投入約1.3億元完成各類環保排放改造。目前廠區二氧化硫排放<50mg/Nm3、氮氧化物排放<100mg/Nm3、粉塵排放<5mg/Nm3,提前實現浙江省階段性超低排放。
做法亮點二:推動實施優化升級項目
建成7500t/d的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智能示范生產線,采用“全電物流”輸送模式,主要原材料和產品進、出廠均采用全封閉膠帶輸送,極大地緩解公路運輸壓力,年節約標煤45萬t,顆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下降6686t,汽車運輸減少1049車次/天。
做法亮點三:深挖企業內部節水潛力
廠區建設兩套廢水及初期雨水處理系統,生產廢水處理能力為1200m3/d、初期雨水處理能力為1000m3/d、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為70m3/d,實現全廠污水“零排放”。此外,雨水收集池與廢水處理系統連通,雨水可作為企業生產補充水,
進一步減少企業新鮮水的用量。
做法亮點四:高標準建設尾水利用工程
先后投入約2758萬元,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別建設投用了尾水利用系統,合計建設12.75公里輸水管線及泵站工程,形成日輸送10000t的輸水能力,將煤山污水處理廠排污尾水輸送至長興南方、白峴南方、槐坎南方水泥廠區內,年使用污水處理廠排放尾水100萬m3。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