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正在遭遇“重大變故”。
一方面,二級市場股票大幅下行,跌跌不休,場面嚇人;另一方面,IPO收緊,一級市場大量股權項目遭遇“堰塞湖”,令人窒息。
無論產業巨頭,還是行業小兵,亦或投資機構,都陷入集體困惑,大佬們更是頻頻吶喊發聲,從光伏到鋰電,再到儲能,整個生態陷入一片焦慮當中。
產業跌宕,資本收緊,新能源行業又該如何繼續“講故事”?概況下來,還是要圍繞“持續的、有質量的市場份額”,這是穿越周期過程中價值體系的“錨”。
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個周期低谷,更加有效地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自亂陣腳的戰術和花里胡哨的概念,甚至傳達更加負面的情緒,更要避免劣幣驅逐良幣。
走正道,方能行穩致遠。
01 市場份額
本公眾號多次反復強調市場份額的重要性。
在周期動蕩過程中,價格體系、產能利用率、毛利率等微觀因素都容易受到短期波及,這些因素很難成為價值判斷的“錨”。
相對而言,市場份額才是根基。
市場份額就是陣地。在競爭對抗過程中,陣地不能丟,只要陣地在,就有景氣回升之后絕地反攻的機會。反之,如果陣地沒有了,敵進我退,以后就再難奪回,甚至永久退出了。
當然,我們并不贊成過度犧牲利潤或現金流去維系市場份額,一定是基于自身能力和資源在自己最擅長的戰場上最大化保持市場份額的策略,尤其是利基市場。
在資本市場,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估值的重要依據。客觀地講,有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某些龍頭企業的利潤預期如何,但我們對他們全球或者國內的市場份額卻了如指掌。
市場份額是穿越周期的重要籌碼。
02 有質量
市場份額不只是數值的概念,還有質量的概念。
沒有質量的市場份額是沒有意義的,有質量的市場份額主要體現在優質客戶上。一線優質客戶的價值遠遠大于三四線客戶的價值,不同質量的1%市場份額貢獻的價值會存在明顯差異。
優質客戶可以提供更具規模、更加穩定甚至更有價格優勢的訂單,最終可以實現更好的產能利用率和更優的毛利率。
我們經常看見頭部企業之間對優質客戶的爭奪相當激烈,常見于專利訴訟或者IPO舉報的新聞當中。
同時,尤其要避免單純為了市場份額而服務劣質客戶,最典型的就是犧牲應收賬款賬期,一旦出現壞賬,賠了夫人又折兵,實踐中這類情況相當普遍。
在爭奪市場份額的同時,企業要捫心自問市場份額的質量如何?作為投資者,這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角度。
03 可持續
市場份額,不光要有質量,還要可持續。
這直接體現在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更體現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模型當中。
有些業務或者客戶,采用項目制,每個項目都通過招投標方式,尤其傾向于價低者得,內卷相當嚴重,這類業務的持續性就很弱,這個在國內集中式光伏電站比較典型。
而有些業務一旦介入其持續性很強,客戶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太高或者不經濟,那么這類業務的持續性就很強,這個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比較典型。
一朝一夕的市場份額可能更多為了生存,但持續的市場份額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更是提升資本市場估值的關鍵。
總之,不能盲目以市場份額為綱,不能盲目看市場排名,不能盲目看出貨量排名,需要深究市場份額背后的質量和持續性。
周期向上的時候,資本洶涌,可以吹軟實力;但周期向下的時候,資本謹慎,必須秀硬實力,而“持續的、有質量的市場份額”正是硬實力的具體表現,更是終極結果。
當然,從投資角度,更多是旁觀者,可以更加坦然,可以更加主動地選擇那些具有“持續的、有質量的市場份額”的企業,當然作為企業也應該積極圍繞這個中心思想來繼續“講故事”,不需要含蓄。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