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當年,碳酸鋰價格高漲之時,寧德時代祭出了具備低成本優勢的鈉離子電池。一時間,包括比亞迪、孚能科技,欣旺達、多氟多、鵬輝能源、派能科技、中科海納、眾鈉能源、傳藝科技等電池產業鏈企業也都紛紛加碼鈉電池。
彼時,業內紛紛看好鈉電池前景?!皬南掠螒脕砜?,鈉電池或將首先應用于儲能、兩輪車、A00車型等低能量密度場景,后續有望逐步延伸至更高續航的車規級應用?!睒I內人士指出。浙商證券則預計,2025年我國鈉電需求總量可以達到88GWh,2030年鈉電需求可以達到378GWh。
不過到如今,當年價格高達約60萬元/噸的碳酸鋰,已經徹底從云端跌落泥沼,價格僅約10萬元/噸,“身價”僅剩頂峰時期的六分之一。5月23日,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10.60萬元/噸。
“碳酸鋰價格下來的話,鈉電池也就不具備什么優勢,基本主要場景還是被鋰電覆蓋。”業內人士指出,當下碳酸鋰價格持續低迷,讓鈉電池引以為傲的成本優勢“黯然失色”。
鈉電池熱度持續
不過,電池中國注意到,今年以來仍有不少鈉電池企業獲得訂單。5月12日,普利特公告,控股子公司近期與上海平野就鈉電池產品簽訂總量不低于1.5GWh的購銷框架合同,將在2024年5月至2026年12月之間分批交付,產品主要應用在全球各大知名的電動叉車、低速車輛、功能車輛等領域。
5月2日,中鈉能源與印尼淮海簽署電動三輪車用鈉離子電池模組采購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簽約項目為電動三輪車用鈉離子電池模組,包含2000組72V108Ah及2000組48V120Ah鈉離子電池模組,總簽約金額375萬美金。
更早之前,今年3月華陽集團子公司華鈉芯能與科達新能源簽署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滿足電動自行車業務的各種規格型號的鈉離子電池組,并在鈉離子電池組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以及商業化推廣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同時,雙方還簽訂了萬套(100萬只圓柱電池)鈉離子電池包銷售合同。
不僅是訂單,實際上鈉電池投資、擴產、投運并沒有停歇。近日,中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投運。據相關報道,這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百兆瓦時級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項目示范工程的一期工程,該工程的投產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大規模儲能工程技術研制取得關鍵性突破。
在投資擴產方面,5月20日,富順縣人民政府與樂普鈉電舉行簽約儀式,10GWh儲能系統產品生產項目正式落地富順,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擬建設10GWh儲能系統產品及相關包裝、集成、測試中心,1GWh鈉電電芯,鈉電研究院及10000噸/年鈉電負極材料生產及銷售項目等。
而在此前,僅3月份就有好幾個鈉電項目簽約或開工。總投資35億元的德保縣鈉離子儲能及配套設備生產制造基地建設項目開工;總投資約2.5億元的常德昆宇新能源1.5GWh鈉離子電池產線項目開工;總投資20億元的瓦司特鈉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簽約落戶長沙,將建設年產5萬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總投資20億元的科翔股份8GWh鈉離子儲能電池及相關產品項目在惠州開工。
長期成本優勢明顯
電池中國注意到,鈉電池被眾多產業鏈企業所重視,成本只是一方面,更多是綜合層面的考量。首先,從資源儲量方面來看,地球上鈉資源儲量是鋰資源的數百倍。數據顯示,鈉在全球元素中排第六位,鈉資源廣泛分布在全球各地,儲量極為豐富,在地殼中的儲備占比高達2.64%,是鋰資源的423倍。
“對于一些成熟的電池企業來說,布局鈉離子電池等于做技術儲備。因為鈉離子電池生產技術和鋰電池相似,因此鋰電企業普遍認為,鈉電池不會跟現有的研發體系產生很大偏離?!睒I內人士分析指出。
而且相比于鋰電池,鈉電池具有性能更穩定,更不易耗電,更適應高低溫環境等優勢。比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曾對鈉離子電池做過實驗,80℃高溫中循環充放電900次,鈉電池的電量保持率能達到80%;在零下20℃的低溫環境中,鈉電池也能具備90%以上的電量保持率。
回到成本話題,雖然碳酸鋰價格下跌,削弱了鈉電池的成本優勢,但實際上鈉電池的成本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市場規模還太小,材料、設備等產業配套不完善,鈉電池在短期內并不具備成本競爭優勢。達到一定生產規模,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有望達到0.2-0.3元/Wh的理想狀態。
另一方面來講,碳酸鋰價格具有周期性波動的特性,當高價碳酸鋰再次席卷時,鈉電池成本優勢將再次放大。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