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12月15日,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度煤炭市場報告顯示,由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需求依然強勁,全球煤炭使用量預計將在2023年達到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署表示,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將增長1.4%,首次超過85億噸。
IEA表示,在可再生能源產能大幅擴張推動下,即使各國政府沒有宣布和實施更強有力的清潔能源和氣候政策,2026年全球煤炭需求仍將比2023年下降2.3%。此外,隨著未來幾年需求下降,全球煤炭貿易預計將萎縮。這是該報告首次預測全球煤炭需求下降。
IEA報告稱,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擴張的一半以上將發生在中國,預計中國的煤炭需求將在2024年出現下降,并在2026年趨于平穩。
——全球煤炭應用歷史悠久
全球煤炭的應用可以追溯至公元前,而中國是全球最早利用煤的國家。從工業革命到一戰、二戰,煤炭成為了全球主要的燃料來源,進入21世紀,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全球煤炭工業進入了集約化、信息化的歷程。
——全球煤炭產能過剩,價格或已過巔峰
作為最古老的能源形式之一,全球煤炭行業憑借其悠久的歷史,發展了較為成熟的開采技術,近年來煤炭產量基本穩定在150噸以上,且有上升的趨勢。2020年,全球煤炭產量因疫情影響下降至159.6EJ,相較2007年數據仍有所增長。
從消費量來看,2007年以來,全球的煤炭消費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0年,全球煤炭消費量為151.42EJ,煤炭產量有一定過剩。
從全球煤炭價格指數來看,2008年煤炭價格處于近十多年的頂峰,在2011年2018年的小高峰后,2020年全球煤炭價格指數進一步下降。歐洲西北地區價格指數為50.3美元/噸,美國為42.8美元/噸,亞洲價格指數最高為71.3美元/噸。
FutureCoal(前世界煤炭協會)首席執行官Michelle Manook表示,煤炭尤其是動力煤行業的清潔技術,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排放,并且比使用可再生能源更具成本效益性,一味地淘汰煤炭是一種短視行為。據悉,近年高效低排放、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和生物質混燃等技術發展快速。Michelle Manook認為,煤炭是中國和印度的重要消費能源,為了實現減排并兼顧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和需求,必須正視煤炭行業和發展減排技術。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二級巡視員唐社民表示,預計2024年我國煤炭供需將延續平穩態勢,從供給看,國內煤炭產能充分釋放,產量預計總體穩定。從需求看,新能源快速發展,作為煤電的替代在加速,而隨著穩經濟政策的持續發力,非電行業的用煤需求可能超預期增長,預計電煤需求總量保持不變,總體看如果明年煤炭進口不受大的影響,我國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