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白華兵)當地時間12月1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迪拜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發布報告《聚焦甲烷:一條自由而透明的道路》。該報告揭示了如何向各國提供高技術的排放數據,并指出企業和公眾可以徹底改變信息系統,加快氣候行動,追究污染者的責任。
去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國際甲烷排放觀測站啟動了甲烷警報和反應系統,從而能夠向當局提供甲烷數據,以達到限制這種強大的溫室氣體人為排放的目的,并指出甲烷在目前全球變暖中發揮了三分之一的作用。
該報告表示,大氣中的甲烷正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對空氣質量和人類健康已構成嚴重威脅。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的第二大驅動因素,在短期內,甲烷的影響力是二氧化碳的80倍。
該機構表示,農業、廢棄物和化石燃料行業的人類活動導致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甲烷排放量,按照目前的人類活動速度,2020年至2030年期間甲烷排放水平或將上升13%,而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以內,同期甲烷排放需要下降60%。到203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至少需要減少40%至45%。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