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月1日宣布,"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上部組塊已在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提前15天完成建造。這一里程碑事件不僅標志著該平臺陸地建造的順利完工,更預示著中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項目即將迎來新的產能高峰。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如同深海的巨獸,總高約136米,總重量達12215噸。其導管架已在深圳建造完工,而青島建造的上部組塊則由東、西兩部分組成,甲板片平面長57.5米,寬36米。
這個龐然大物應用了7兆瓦級燃氣透平發電機組等多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國產化設備,搭載了中國國內最大海上平臺段塞流捕集器,為消除油氣混輸管道液位波動和堵塞風險提供了堅實保障。 項目的總包項目經理郭慶自豪地表示,"深海一號"二期工程綜合處理平臺是中國深海技術的一大突破,它不僅提升了超深水大氣田的年產量50%,更將成為保障中國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據了解,"深海一號"二期工程位于南海北部大陸架西區的瓊東南盆地,距離海南省三亞市約132公里,距離"深海一號"能源站約70公里,區域水深近千米。
項目包括新建1座綜合處理平臺、1套水下生產系統、5條海底管道和4條臍帶纜等13項重點設施,共部署12口開發井,其中3口井為深水高壓井。 這個項目的成功投產將為粵東市場提供穩定的天然氣供應,同時為凝析油提供安全的運輸通道。作為中國目前自主開發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它的全面投產無疑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在深海能源領域的國際地位。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