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包括張家口、深圳、杭州、長沙、青島、沈陽、太原等25個城市和內蒙古赤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黑龍江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東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0個園區。據悉,首批城市和園區碳達峰試點共35個,將在15個省區開展。接下來,進入試點名單的城市和園區,要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編制試點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任務、改革舉措、重大項目和工作進度安排。受訪專家表示,試點城市和園區率先實現碳達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關鍵。未來在全國范圍內,將有100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園區開展碳達峰試點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把碳達峰試點建設作為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統籌謀劃重點任務、研究推出改革舉措、扎實推進重大項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批試點覆蓋城市類型廣,有青島、煙臺等沿海城市,有深圳、大連等計劃單列市,有長沙、廣州等省會城市,還包括工業城市、旅游城市等,體現了試點城市不同的代表性。
事實上,大部分進入試點名單的城市和園區都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以青島為例,充分利用工業余熱、潮汐能、太陽能等能源,在青島奧帆中心、青島海爾洲際酒店及周邊12座樓宇組成的區域打造“零碳社區”樣本。據了解,該項目是全國首個既有社區改造零碳社區項目,通過綠色供能逐步實現20萬平方米社區能源消耗直接碳排放強度降低至零。
“基于這些城市和園區在產業結構、資源稟賦、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表現,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綠色建筑、節能減排等方面具備較好的基礎與條件,能夠在碳達峰試點工作中發揮更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敝袊畔f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告訴本報記者,通過試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全國范圍內的碳達峰提供借鑒。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認為,選擇這些城市和園區還可能考慮到地方政府意愿和資源條件。這些地區的政府可能已經表現出對低碳發展的積極態度,并且有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套政策。
據了解,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就試點建設內容作出了部署。在確定試點任務方面,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根據國家和所在地區“雙碳”工作部署,謀劃提出能源、產業、節能、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試點建設任務。在實施重點工程方面,試點城市和園區要結合試點目標,在能源基礎設施、節能降碳改造、先進技術示范、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規劃實施一批重點工程,形成對試點工作的有力支撐。在強化科技創新方面,試點城市和園區要創新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機制,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加快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優勢。在完善政策機制方面,試點城市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綠色發展的財政、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創新碳排放核算、評價、管理機制。試點園區要著力提升園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水平。在開展全民行動方面,試點城市和園區要大力推廣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普及“雙碳”基礎知識,創新探索綠色出行、制止浪費、垃圾分類等方面體制機制,切實增強各級干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業內專家表示,根據試點建設內容,試點城市和園區要率先實現碳達峰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試點城市可以推動建設更多的太陽能發電站,鼓勵居民使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同時加大對高能耗企業的監管力度,促使其采取節能減排措施,從而實現碳達峰目標。又如,試點城市可以大力推廣低碳交通,建設公共交通系統和慢行交通系統,鼓勵市民使用低碳出行方式,減少機動車帶來的尾氣排放。
在朱克力看來,為實現碳達峰目標,試點城市和園區需要制定科學的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和重點任務。在此基礎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關鍵,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降低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比重。同時,推進能源結構清潔低碳化也必不可少,要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對煤炭等傳統能源的依賴。應加強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工作,推廣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此外,試點城市和園區還應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借鑒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推動碳達峰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試點過程中需要處理好幾個問題。朱克力告訴本報記者:“首先要平衡好經濟發展與碳達峰的關系,避免對經濟發展造成過大的沖擊。其次要協同好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等環節,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再次還要處理好本土探索與國際合作的關系,持續賦能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的建設與發展?!?/span>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