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閔行區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閔府辦發〔2024〕24號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莘莊工業區管委會,區政府各委、辦、局,各區屬公司:
《閔行區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特此通知。
2024年6月6日
閔行區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
重點工作安排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本區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結合本區實際,現將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重點工作安排如下:
一、主要目標
1.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市級考核要求;
2.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能耗同比下降達到市級考核要求;
3.商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能效水平比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4.完成4.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建設任務;
5.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量完成市級工作目標;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空氣質量指數(AQI)優良率達到市級考核要求。
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綜合管理
持續推進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編制完成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協助做好碳市場監管工作,鼓勵企業和個人開展碳普惠實踐。加強碳足跡相關認證制度宣傳,服務企業開展碳足跡認證。
三、盡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持續推進本區“光伏+”綜合開發利用,全年完成4.8萬千瓦可再生能源建設任務。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積極推動虛擬電廠建設,引導工業用電大戶和工商業用戶參與負荷需求側響應。
四、持續推動節能降碳增效
開展年度節能降碳工作考核,做好區內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和年度目標制定。推動區內重點用能單位能耗數據采集上傳。加強上海市閔行區建筑碳排放智慧監管平臺的運行維護,啟動140幢大型既有公共建筑分項計量安裝工作,對分項計量聯網申請實施監管。
五、深入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
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重點加快新能源及儲能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完成年度工業節能目標,加強年綜合能耗2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監督管理。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和零碳工廠創建。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及專項工程,推進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節能技改、自愿型清潔生產等項目。配合推動實施吳涇地區整體轉型。
六、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
強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落實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不少于62.4萬平方米,其中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5%以上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不少于16.8萬平方米。年內落實超低能耗試點項目1個。全年實現我區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人均能耗下降1.2%。持續推進節約型機關、綠色商場、生態文明示范校、“無廢細胞”等創建,推進酒店資源循環利用。
七、推動交通領域綠色低碳
構建低碳城市交通體系,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公交線路優化、慢行網絡建設。推進交通裝備低碳升級,推進城市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加快船舶岸電和充電樁建設。配合完成滬蘇湖鐵路項目年內建成通車。
八、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持續完善垃圾源頭分類長效機制,推進投放點改造提升行動。推進全區建筑垃圾、河道底泥資源化處置,實現馬橋、華漕再生資源化利用中心49萬噸量產。推進廢棄汽車治理工作。
九、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核心支撐作用
開展低碳前沿技術探索,支持和鼓勵區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開展低碳、新能源技術創新攻關。
十、持續鞏固提升碳匯能力
穩步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全年新增各類綠地80公頃,新增各類公園25座,新增立體綠化3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保持在19%以上。
十一、積極倡導綠色低碳全民參與
組織好糧食宣傳周主題宣傳活動,推進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積極開展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世界環境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深入推進塑料污染治理、農業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
十二、推進綠色低碳區域行動
推動七寶九星、虹橋前灣打造三星級綠色生態城區。開展低碳零碳示范創建工作,推動虹橋前灣片區、紫竹高新區、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莘莊工業區創建低碳發展實踐區,推動閔行開發區創建零碳示范園區。
十三、強化主要污染物減排
持續推進化肥減量,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推進有機肥替代、測土配方肥等新技術應用。繼續實施“批項目、核總量”制度,實行建設項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等量或倍量替代。開展市重大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核查評估工作,嚴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增量,強化主要污染物總量管理制度與環評和排污許可制度銜接。
十四、實施污染減排重點工程
推動鍋爐和爐窯穩定排放達標。推進包裝印刷行業VOCs治理。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老舊設施改造。
十五、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
按照“可監測、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則,將“十四五”總量減排指標分解落實到各街鎮。支持本區相關機構和企業積極開展雙碳領域標準研究、參與雙碳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制定。加快研究制定新一輪工業企業節能降耗補貼資金使用辦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十六、強化責任落實和監督執法
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雙隨機檢查。通過在線監控、移動走航、通量監控等手段,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治理效果跟蹤評估。全面推行固定污染源分級分類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完善環境執法正面清單;組織開展柴油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中小鍋爐、加油站和儲油庫、企業自備油品等專項執法檢查,強化環境監管、監測與執法聯動。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