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漳州市首個智慧垃圾分類碳中和升級改造試點——龍文區城央金座小區“智慧型垃圾分類生態流轉屋”正式投用。小區的垃圾屋迎來了一次全面智能化升級。不僅可以回收變現,還可以通過累積碳減排量,實現居民日常碳減排的累積和兌換,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和分類準確率,為數字漳州,綠碳漳州發展助力。
改造后的智能垃圾屋配置人臉、掃碼等多種便捷開門方式,居民只要在首次注冊后,就可以通過“刷臉”開窗進行“零接觸”投放。同時,垃圾屋還配備AI視頻監控+重量傳感器,應用邊緣AI智能視頻識別技術,可實時監控投放和箱體內部裝載情況,還能通過實時智能分析和識別,對投放點亂丟垃圾等違規行為進行實時自動抓拍和報警,并現場進行語音提醒,同時將違規投放數據推送到大數據管理平臺和管理人員手機APP,還可以進行遠程喊話,實現了垃圾分類投放行為的無人智能監管。
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通過智能升級,一方面為了讓垃圾投放更便捷,實現“零接觸”。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起到督促效果,讓居民養成一個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針對屢教不改的居民,后續將根據監控記錄,采取相應的措施。
此外,升級完的智能分類屋都同步配置了智能可回收箱“專職”回收可回收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不僅能24小時提供服務,還支持“返現”功能!在首次注冊之后,居民就可在智能可回收箱投遞金屬、紙皮、紡織物、塑料等可回收物品,智能可回收箱會根據投放的各類回收物,自動稱重后計算成碳減排量和對應的碳積分,并計入個人綠碳賬戶,累積到一定碳積分后,碳積分可在線上“綠碳星球”小程序的積分商城進行兌換,直接計量變現,甚至碳減排量和碳積分在未來還可以兌換數字人民幣紅包進行消費使用。當然,為了更好的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智能可回收箱也同樣配備AI視頻監控+重量傳感器,適時監控投放和箱體內部裝載情況,針對“變相加重”等違規投放行為和達到滿載標準就會觸發系統預警,全方位提升現有前端投放設施和分類效果。
升級改造項目負責人表示:
在試行的首月,我們也會派專人駐守在設施前,向前來投擲垃圾的居民進行現場教學,方便他們更好的使用。同時為了更好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新注冊智能可回收箱用戶,即可獲得一次“博餅券”,每天積分上限為9積分,在累積到一定碳積分后,也可以在現場兌換“博餅券”,屆時我們將在小區內開展線下活動,供居民現場兌換。
前來投遞的小區居民表示:
新更換的設備,確實令人眼前一亮,也挺有意思的,尤其是這個返現功能,確實有被“誘惑”到,讓我更有興趣來參與垃圾分類。
為了更好的檢測小區垃圾分類情況,升級后所有垃圾投放設施均連接了垃圾分類碳中和大數據平臺,平臺將會根據小區各類垃圾的投放情況,按標準計算減碳指標數據,實時可視化展示服務區域的各類垃圾投放量、碳減排量;居民分類數據、參與情況,減碳排行、分類減量等數據。
以“智”識人、以“數”促管、以“碳”激勵,作為智慧垃圾分類碳中和升級改造試點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試點小區,城央金座小區正在運用智能化、信息化科技手段破解垃圾分類難題,目前,城央金座小區內3座垃圾屋,均改造升級成智慧環保屋,另小區內配置3臺“綠碳星球”碳中和智能回收箱,幼兒園配置1臺、小學配置4臺碳中和智能回收箱(合計8臺碳中和智能回收箱,宣傳教育,勞動實踐配套使用)。通過試點升級原有垃圾投放設施,將逐步推廣智能化、無人值守垃圾投放監管新模式。
原標題:科技賦能 AI加持 首個智慧分類垃圾屋亮相試點小區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