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法國和美國的三個領先產業集群加入了世界經濟論壇的產業集群轉型倡議。該倡議目前有20個產業集群,分布在4個大洲的10個國家,它們均承諾實現凈零排放。 產業集群轉型倡議由世界經濟論壇和埃森哲、美國電力研究協會共同發起,旨在支持各產業集群實現凈零排放。自2021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起以來,該行動倡議實現了快速發展。目前所有的20個簽約集群已經承諾改善治理模式并減少碳足跡。這些產業集群共擁有6.2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減碳潛力,相當于澳大利亞一年的排放量,能直接創造3,620億美元的全球生產總值,并有望創造或維持340萬個工作機會。 “我們非常歡迎來自中國、法國和美國的產業集群加入我們的行動倡議。隨著越來越多的集群加入,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公共部門利益相關者都對我們的行動倡議表現出了更加濃厚的興趣,”世界經濟論壇能源、材料和基礎設施中心總監羅伯特·博卡(Roberto Bocca)說。“建立公共-私營部門的新型合作關系對于產業區域的轉型至關重要,不僅有助于降低排放,也能夠維持和創造就業,并促進經濟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今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產業集群轉型》年度報告,介紹了如何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同時實現工業脫碳。目前,全球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源于工業部門。 報告稱,“為了實現脫碳目標,全世界必須和時間賽跑”。但與此同時,報告也展示了凈零愿景取得的進展,并介紹了如何將這些經驗用于工業部門這一全球碳排放大戶。通過呈現三個簽約產業集群的實踐案例,報告圍繞合作伙伴關系、政策、技術和融資等四大支柱描繪了具體的轉型路徑。其中,融資是快速啟動凈零工作、擴大影響力的關鍵步驟,也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經濟增長。 報告也分析了工業部門實現凈零排放所面臨的巨大挑戰,包括政策框架差距;需要釋放資金的力量,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和技術的部署和推廣;缺乏配套的治理模式;等等。報告指出,要應對上述挑戰,關鍵在于緊急采取行動,深化公共-私營部門合作和跨境合作。 倡議的三個新簽約方都是港口型產業集群,包括: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導產業包括高端制造業、信息技術、新能源、化學材料和醫療。開發區已經引入一批針對金屬和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再循環項目,并正在采用電氣化、太陽能光伏、陸上風電和地熱發電等技術,以滿足自身能源需求。開發區的多個可持續發展項目獲得國家認可,并正在積極探索碳捕獲、利用和儲存技術。2020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600萬噸(范圍1和2)。到2060年,開發區預計創造900億美元的年度生產總值,帶動60萬個就業崗位。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致力于加入這項倡議,積極參與相關交流,力爭向國際先進產業集群學習,”時任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尤天成表示。“通過學習先進經驗,天津經濟技 術開發區努力推動中國產業園區加快科技和管理創新步伐,這反過來又會加快推動中國產業集群向凈零轉型。” 敦刻爾克產業集群(法國):法國敦刻爾克產業集群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基地,主要產業包括港口、鋼鐵、鋁業、材料和制造、水泥、天然氣、低碳制氫和電動汽車等,并運營一座歐洲一流的能源設施。2021年,該產業集群排放了1,600萬噸二氧化碳(范圍1)。到2050年,該產業集群的年度生產總值將達到12億美元。2030-2040年期間,產業集群預計能夠維持和創造31,950個工作機會。 “敦刻爾克產業集群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的這項行動倡議,表明其仍然致力于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并積極引領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法國住房事務部長、敦刻爾克市長和Euraénergie主席帕特里斯·韋爾格里埃特(Patrice Vergriete)說。“我們也仍然積極助力打造低碳經濟和社會,尤其是在出行和資源管理、住房、交通和培訓等領域貢獻力量,確保每個人能在21世紀實現行業就業。” 路易斯安那未來能源產業集群(美國):該集群由大新奧爾良地區經濟發展機構領導的 H2theFuture聯盟創立,并獲得了巴吞魯日地區商會企業業務的支持。產業集群所在的路易斯安那州是美國首屈一指的石油和天然氣產地,擁有密集的石油化工設施,同時也消耗了當前美國大約30%的氫能產量。該產業集群尋求支持路易斯安那州引領清潔能源革命,為發展生物燃料、綠色和藍色氫能和氨、海上風電、先進循環技術和先進碳捕獲和封存技術奠定堅實基礎。2021年,該產業集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43億噸,創造了543億美元的生產總值,并通過產業脫碳直接創造了34,546個高薪工作機會。 “路易斯安那州的能源部門正在率先打造凈零未來。通過參加這項行動倡議,我們期待著向同行學習經驗,了解如何進一步推動脫碳工作,”巴吞魯日地區商會業務拓展高級副總裁Russell Richardson說。“我們的目標是不僅減少碳排放,而且為所有市民創造綠色工作機會。只要攜手合作,我們就能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加清潔、綠色和經濟繁榮的世界。” 本文及報告中的數據點代表有限數量的簽約集群報告的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經濟數據。目前正在為簽約的產業集群制定可比較的方法來報告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