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BNAmericas網站報道,秘魯地質礦產和冶金研究所(INGEMMENT)報告,該國一些大區發現鋰礦存在的證據,比如阿雷基帕大區的薩利納斯鹽湖(Salar Salinas),塔克納大區的奇利科爾帕鹽湖(Salar Chilicolpa)和拉古納布蘭卡鹽湖(Salar Laguna Blanca),以及莫克瓜大區的卡魯馬斯(Carumas)地區。
對此,INGEMMENT自然資源和能源研究室主任豪爾赫·阿科斯塔(Jorge Acosta) 指出,需要加強勘探才能找到鋰和其他尚未開發的關鍵礦產.
他透露,INGEMMET已經編制了1:25萬的成礦圖,借此可以確定大地構造環境類型,厘定礦床形成的地層組群和巖石單元條件。
阿科斯塔解釋說,秘魯礦業工程研究所(IIMP,Institute of Mining Engineers of Peru)根據這些圖在秘魯一些地方的巖石樣品和水系沉積物中發現了鋰礦線索,在中部和南部的一些大區,比如庫斯科、伊卡、萬卡維利卡、阿亞庫喬、阿雷基帕、莫克瓜和塔克納,品位在0.05%-0.3%之間。
鋰是制造技術的材料
阿科斯塔稱,鋰屬于關鍵礦產,是高技術設備生產、國防工業必需的材料,其供應面臨供應中斷風險。
他還提到,鋰是秘魯尚未開發的關鍵礦產之一,其他還有鈷、鋁、鎳、鉻和錳。
另外,他還指出,鋰對于清潔能源轉型、減少碳足跡和適應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關于法爾查尼(Falchani)鋰礦項目
他還提及普諾大區即將開發的法爾查尼鋰礦,該項目探明和推定碳酸鋰當量為553萬噸,使其成為全球非鹽湖礦床的五大鋰礦之一,位于墨西哥、美國、澳大利亞和捷克此類礦床的后面。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