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內蒙古“三北”工程攻堅戰和三大標志性戰役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消息,“三北”工程啟動以來,內蒙古舉全區之力推進工程建設,累計投入56億元實施五期工程,覆蓋全區12個盟市100個旗縣,完成建設任務1.19億畝、約占全國的1/4,在“三北”工程涉及的13個省區中居首位,有效減少了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為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發揮了重大作用。
內蒙古橫跨“三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同時也是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為嚴重的省區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深入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1.31億畝、種草3.18億畝、防沙治沙1.38億畝,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持續“雙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持續“雙減少”,重點治理區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重大轉變。
據介紹,按照“邊完善規劃、邊細化舉措、邊推進治理”的要求,內蒙古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與系統治理。深入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今年已完成造林337萬畝、種草1362萬畝、防沙治沙650萬畝,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90%、105%、103%。重點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綜合治理等工程,水土保持功能進一步提升。推進黃河流域、察汗淖爾流域及“一湖兩海”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濕地生態系統功能明顯改善。實施綠色礦山建設、生產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工程,礦山地質環境加快恢復。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建設大型光伏基地,探索“林光互補”“草光互補”模式,推動光伏治沙實驗示范區建設,實現新能源產業與生態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內蒙古考察,并親自主持召開了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發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的總動員令。全區上下迅速行動,自治區及各盟市均成立了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自治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啟動“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和三大標志性戰役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全區103個旗縣全部納入“三北”工程六期規劃實施范圍,實現所有旗縣全覆蓋。在已納入國家“雙重”工程實施范圍74個旗縣的基礎上,再納入19個旗縣,總數達到93個。同時,計劃在內蒙古自治區“三北”六期工程中,實施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綜合治理、黃河“幾字彎”沙化土地綜合治理等5大主體工程,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濕地保護恢復等6大配套工程以及強化自然保護地體系、生態狀況監測體系等9大支撐保障體系建設。通過積極對接爭取,內蒙古謀劃的重大項目已全部納入國家“三北”工程六期規劃范圍。
作為全國治理荒漠化的主戰場、防御沙塵暴的主防線,下一步,內蒙古將堅決扛起防沙治沙政治責任,牢固樹立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為根本目標,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以三大標志性戰役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分區分類施策,加強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治理,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堅決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