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已向“連接歐洲基金”(CEF)撥付近12.5億歐元資金,以資助41個跨境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包括三個關鍵的風能項目。這對歐洲風能產業及其能源轉型進程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歐盟委員會公布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輪“連接歐洲基金”融資結果,該基金首次將海上電網、氫氣和二氧化碳網絡納入資助范圍。CEF的目標在于整合歐洲能源市場,并加速歐盟范圍內的可負擔脫碳進程。
本輪資金共向41個項目提供了超過8.5億歐元的資助。根據修訂后的《歐洲能源網絡(TEN-E)》條例,這些項目被認定為共同利益項目(PCI)和互利項目(PMI)。
對于博恩霍爾姆能源島項目而言,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該項目獲得了本輪總預算的近52%。此外,CEF的資金還將用于丹麥與比利時之間的海上混合互連器Triton Link,以及法國南布列塔尼的海上風電連接項目。
“這些項目對于向歐洲企業和家庭提供經濟實惠的電力至關重要。迄今為止,歐洲僅有一個混合海上風電場。為了構建綜合海上電網,我們需要更多的風電場。歐盟委員會正在推動這些有前景的項目,這確實是一個好消息。”WindEurope能源系統集成總監Vasiliki Klonari如是說。
海上混合動力指的是連接兩個或多個國家的互連器,直接與海上風電場相連。因此,海上混合動力結合了發電和跨境輸電的功能。它們將電力輸送到所有互連國家,并優化能源流動。直接將風電場連接到互連器減少了對電纜連接的需求,并最終提升了海洋空間的利用效率。這有助于減少對環境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海上混合動力是實現海上綜合電網的關鍵項目。根據歐洲海上網絡發展計劃,14%的海上可再生能源可通過海上混合動力連接。
然而,歐洲在互連器和跨境電力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仍顯不足,這限制了電力網絡支持向電氣化經濟轉型的能力。若不增加對電網基礎設施的投資,歐洲將難以實現其清潔能源目標。電網已成為當前歐洲風能擴張的主要瓶頸。
令人遺憾的是,在CEF的本輪資助中,僅有三個智能電網項目獲得資助,其預算不到總預算的4%。相比之下,氫、氨和二氧化碳項目獲得了約40%的預算。
若歐盟不加強對電網基礎設施的支持,整合可再生能源、促進電氣化以及確保消費者和工業能夠負擔得起電力將面臨挑戰。
“歐洲必須優先考慮將資金投入到經過驗證且隨時可用的解決方案中。電網基礎設施和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電氣化是關鍵。我們需要技術中立,但僅限于經過驗證的氣候中性技術。否則,能源轉型既不經濟也不高效——歐洲將繼續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從而損害其能源安全。”Vasiliki Klonari強調。
歐盟電網行動計劃預計,到2030年,電網投資需求將達到5840億歐元。歐盟電網基金僅資助跨境項目。然而,最大的投資需求在于優化和擴建國家電網。在這方面,歐盟及其成員國,包括歐洲投資銀行在內,需要提供額外的融資工具。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