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國家電網公司發文評定10個數字化配電網綜合示范區和10個專項示范區。浙江寧波是數字化配電網綜合示范區之一。
早在去年9月,國家電網公司為促進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儲能等新要素發展,滿足電力優質供應、能源綠色轉型、資源優化配置需要,啟動了數字化配電網綜合示范區建設,加速推動配網轉型升級。
經過1年多的建設,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打破營銷、運檢等系統層面的數據壁壘,推動專業深度融合,省公司系統內首家實現營配業務數字化貫通、配網“規劃、建設、運行”數字化移交,基于“電網一張圖”建成我國首個“全域能量管控平臺”、投運全球首套輕量化中壓柔性互聯裝置,9816平方公里的寧波全域供電可靠性99.9955%,達到世界一流城市供電可靠率水平。
寧波東部新城夜景丨洪浩哲 攝
在建設數字化配電網綜合示范區的過程中,國網寧波供電公司不斷探索深入思考三個關鍵問題:
宏觀目標上,配電網要建成何種形態?
實施演進上,數字化與配電網如何耦合發展?
落地推廣上,有怎樣的一整套系統性解決方案?
這樣的“追問”來自一線,形成了體系化的理論成果,并融入基層日常工作中,成為浙江在配電網建設方面的領先探索與實踐。
宏觀目標上,配電網要建成何種形態?
如今的配電網正向著負荷多樣化、市場互動強、用電需求高演變。
在寧波,新能源發展迅猛,截至10月底寧波光伏發電裝機784.91萬千瓦,持續居浙江省首位。寧波電動汽車保有量全省第二,市場多主體互動需求旺盛。配電網不僅要支撐好新能源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面臨著冬季防冰、夏季防臺風、城區防澇、山區防雷等各種防災減災任務。這些都給電網的承載力、服務力、協同力等帶來諸多挑戰。
“配電網不僅僅是配電網。”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營配部主任凌健認為:新型配電系統是配電網的建設目標,它具有分布式、智能化、低碳化的特征,需要優化配電網調度運行方式,發揮“數字化+人工智能”優勢和市場多元主體潛能。因此,配電網勢必要在物理形態、數字形態、商業形態上進行與之匹配的演進。
供電員工來到前灣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檢查園內配電房用電設備丨戚佳東 攝
在物理形態上,要建成高可靠性網架,適應分布式能源、微網等多類型要素主體接入,探索柔直互聯,助力配電網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數字形態上,要基于中臺架構,實現對源網荷儲設備信息、運行信息、狀態信息的深度感知,利用大數據、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實現精準數據支撐分析決策,最終提升中低壓“可觀、可測、可控、可調”能力。商業形態上,要挖掘客戶側調節潛力,促進社會運營商、負荷聚合商、車網互動等新業態創新發展,推動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和調節能力。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建設新型配電系統的目標,以及把配電網的物理形態、數字形態、商業形態作為突破重點,與國家電網公司的頂層設計不謀而合。
“新型配電系統建設要以物理形態為基礎,數字形態為支撐,商業形態為關鍵,實現多元復合等要素的時空互補控制與調節。”國家電網公司設備部副主任竇曉軍在今年6月的新型配電系統技術大會上表示。
實施演進上,數字化與配電網如何耦合發展?
既然要建設數字化配電網,那么數字化和配電網究竟是什么關系呢?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錨定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方向,理清數字化和配電網實體“數實”關系,創新性提出“以數映實、以數控實、以數優實、數實互動”四個逐層遞進的“數實”耦合發展新模式。
“以數映實”,配電網“看得見”。寧波“電網一張圖”不僅呈現了配電網“站-線-變-戶”圖模及拓撲關系,而且省內率先將光伏、充電樁、儲能新要素全量納入“電網一張圖”,并打通全域全量低壓表計數據,實現配網數據準確率與用戶表計表箱數據準確率均達到99.99%以上,實現在“電網一張圖”上的全要素動態呈現。
“以數控實”,配電網“控得住”。通過補強中低壓關鍵節點基礎感知終端,寧波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提升到100%,FA動作成功率98.70%,實現配電網故障快速自愈。通過開展光儲充新要素調控場景建設,寧波光伏微型并網斷路器投運量全省第一,實現低壓分布式光伏“剛性可控、柔性可調”。
“以數優實”,配電網“協得動”。建成全域能量管控平臺,實現寧波全域509萬千瓦光伏、137萬千瓦充電樁、62.4萬千瓦儲能等分布式資源的分層分級聚合和調控;建立配電網安全運行和客戶/微網經濟利益的博弈模型,在保障電網安全穩定的基礎上,最大程度促進分布式資源發展和用
“數實互動”,配電網“管得牢”。通過優化移動端、電腦端交互方式,探索人與業務虛擬伴生,實現“人-數字平臺-物理實體”深度互動。基于“電網一張圖”實現搶修指揮、運行檢修、停電管理等業務的100%工單驅動及可視化管控指揮。
落地推廣上,有怎樣的一整套系統性解決方案?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統籌源、荷、儲三類關鍵要素,貫通規劃、建設、運行全流程,構建了適應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成套系統性解決方案,在城市、園區、農村全面落地,推動配電網物理、數字、商業“三態”演進。
聚焦可靠供電,打造城市場景
浙江的城市核心區域負荷密度大,空調、充電樁等柔性負荷占比高,保供要求高。
在寧波核心城區東部新城,區域內有50多棟超高建筑群體、10余座超大規模商業綜合體,以及20多個超高要求政府機構群體,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在配電網物理形態上,聚焦打造保供型標準雙環網架,在重大保供活動期間,通過調整運行方式,實現專線供電;在數字形態上,以全域FA全覆蓋為基礎,試點光纖差動分布式技術,通過部署地釘、微拍等在線監測技術,實現電纜精益化運維;在商業形態上,通過政策機制引導,4.38萬千瓦空調負荷納入可調節范圍,夏季尖峰負荷最多可削減15.77%。通過分時電價宣傳引導,2430戶充電樁客戶主動避峰填谷。
供電員工來到寧波奉化區仁湖公園充電站開展設備檢查和維護,并向正在充電的新能源車主講解使用注意事項丨王柳 攝
目前,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在東部新城、姚江南岸核心區等區域已建成高可靠供電示范區,供電可靠性達99.9999%,年戶均停電時間小于1分鐘,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聚焦協同互動,打造園區場景
浙江的工業園區整體規模大、用能體量大、互動需求強。寧波作為典型的制造業城市,工業用電占比超過七成,政府提出“園區之外無工業”的理念。
在寧波“361”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示范園——北侖靈峰現代產業園,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建成國際首套輕量化中壓柔性互聯裝置,實現主配網協同和柔性交互。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為北侖靈峰現代產業園供電的110千伏徐洋變負載率居高不下,調度員根據實時負荷情況每天通過園區內新投運的中壓柔性互聯裝置向110千伏永豐變轉移1500至3000千伏安不等的負荷,提升了變壓器的整體利用率,保障變電站在高溫天氣下的安全穩定運行。針對園區內生活與生產片區用電特征的差異,供電公司采用低壓柔直互聯的思路,建成低壓多端口分散式柔性互聯系統,開展生產、生活片區之間低壓電網的協同互治。在客戶側,供電公司打造企業級能量管理微網、可離網型風光儲微網以及水電氣熱耦合等多種形態的微網,促進客戶內部多源資源的平衡自治。
國網寧波市北侖區供電公司員工檢查巡視國際首套輕量化中壓柔性互聯裝置丨張晉豪 攝
目前,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已建成北侖靈峰現代產業園、杭灣數字經濟產業園、慈溪氫能耦合綜合能源園等17個可推廣可復制的典型園區數字化配電網,初步形成各類主體深度參與、高效協同、共治共享的園區級能源電力生態圈。
聚焦穩定運行,打造農村場景
浙江的農村經濟較發達、分布式資源廣泛、山區末端供電薄弱。
在浙江省級未來鄉村——寧波前灣新區富北村,有新能源接入體量大、局部重過載風險大、臺區電壓波動大的“三大”特征,傳統單一光儲充調節方式已不足以解決這些問題。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在前灣新區富北村建成了省內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平衡自治臺區,由融合終端實施“自我管理”,開展光儲充協同柔性調節,緩解臺區正反向重過載、電能質量異常等問題,實現臺區下光儲充資源協同配合、實時調節、平衡自治。今年8月8日,富北村5號臺區因充電樁集中充電,公變負載率飆升至82.43%。臺區自治策略迅速響應,自動切換至防重過載運行模式,將臺區負載率降至60%,從計算分析到策略成功執行僅耗時2分鐘,有效避免臺區重過載的發生。
供電員工到前灣新區銀灣東路零碳驛站,對驛站內充電樁及其他用電設備進行檢查丨戚佳東 攝
目前,國網寧波供電公司已建成前灣新區富北村新能源自治自平衡型、北侖雙獅村低壓柔直互聯自平衡型、海曙龍觀鄉分布式光伏聚合型、余姚石板坑村、奉化東山村等偏遠保供自平衡型等農村落地場景。
截至11月12日,寧波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已累計達1001.6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2.65%,較2023年提前38天突破千億大關。寧波配電網已進入“狀態透明感知、業務數字驅動、管理智能決策、資源協同互動”的新階段,初步形成新型配電系統雛形。
大規模、全方位、多場景、可推廣的數字化配電網“寧波方案”是否帶給你些許啟發?
供稿
寧波公司 唐瑾瑾 宋曉陽 朱正航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