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開啟訪問歐洲之旅。隨行的還有來自中國銀行、中國國家電力、寧德時代等60多家中方企業家代表一同前往法國。5月6日,習近平同馬克龍共同出席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閉幕式,并發表題為《繼往開來,攜手開創中法合作新時代》的重要致辭。
儲能熱榜注意到,隨行的中方企業家代表中有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遠景科技集團董事長張雷、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等,而他們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業務板塊:儲能。眾所周知,中國在硅料、硅片、組件、電池等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上的產能,基本都已經占到全球市場90%以上的份額,“霸主”地位無可撼動,已成為一張閃耀世界的“中國名片”。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6687萬千瓦時(31.39GW/66.87GWh),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2023年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22.6GW/48.7GWh),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裝機規模。再根據CNESA統計,2023年全球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規模45.6GW,中國則以22.6GW裝機規模占比接近50%,而去年這一比例僅為35%。縱觀全球儲能市場格局,已經從中美歐三足鼎立走向中國占據半壁江山;在產能方面,中國儲能產業不僅供應本國,還遠銷全球世界各國,全球儲能產能占比超過70%。從宏觀視野看,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儲能作為新型電力體系的壓艙石,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近年來,隨著風光等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快速增長,儲能在綠色能源、能源安全領域的戰略地位和核心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加強源網荷儲銜接,提升清潔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新型儲能技術規模化應用。我想這也是本次隨訪的四位企業家愿意押寶“儲能”賽道的底層邏輯。寧德時代不僅是動力電池領域的王者,同樣是儲能電池領域的王者。2023年,寧德時代在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占率為40%,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一。根據寧德時代2023年財報顯示,儲能電芯營收占比已經接近20%,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就在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能夠保持“五年0衰減”的20尺柜6.25MWh儲能系統,也彰顯了其從電芯到系統集成的版圖布局。在寧德時代的品牌畫冊中,有三大發展方向,其中“以可再生能源和儲能為核心,實現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位列第一。作為掌門人的曾毓群也多次提過儲能領域的兩會提案等,去年還在寧德舉辦了首屆世界儲能大會,都能夠證明這位老板對于儲能的用心之深。天合光能不僅是全球光伏龍頭企業,同樣是光伏板塊里最早布局儲能業務的企業。高紀凡早在2015年就瞄準了儲能業務板塊創辦了天合儲能。“光伏與儲能相結合,構建穩定可調的光儲一體化的新型能源體系。”他曾多次公開表達了光伏、儲能要協同發展的理念。據悉,天合儲能已經擁有全棧電芯自研自產、電池艙及儲能系統全球交付能力。截至2023年底,儲能艙及系統累計出貨5GWh,業務范圍突破全球六大區域市場。遠景科技集團旗下的風電、軟件業務十年前就已開始布局法國市場業務,積極發展與法國等歐洲國家企業的戰略合作,旗下的遠景儲能是全球領先的儲能系統供應商,2023年出貨量國內第四、全球第五。遠景儲能已在全球參與超過200個項目,交付超過10GWh,其中歐洲是重點市場,已在英國等國儲能市場取得領先地位。遠景儲能的電芯來自具有極致安全記錄的遠景動力。遠景動力近年來加速全球優質產能落地,支撐遠景儲能在歐洲及全球市場開拓及交付。2021年6月,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見證下,遠景動力與法國雷諾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同時宣布在杜埃建設法國第一家數字化、綠色的電池超級工廠,這一項目也是中國在法最大投資項目,目前已經成為中法合作的經典案例,多次被兩國元首提及。
億緯鋰能同樣是儲能領域的“受益者”,從2023年財報中可以看到,億緯的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長超過120%,遠高于34%的整體營收增速,可以說儲能業務讓億緯實現了量利齊升。
為了加快儲能板塊的發展,億緯鋰能將儲能板塊獨立,在武漢成立子公司億緯儲能,專心于儲能板塊的發展。和其他儲能電池廠商一樣,億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要開始逐步提高Pack和系統的交付比例。
隨著習近平主席法國之旅的結束,全世界也再次看到了中國堅持發展綠色能源的決心;在能源發展理念上,中國的雙碳目標是動真格的。
如果說碳中和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陽謀,那儲能就是一個核心殺手锏。
當前我們面臨的是發電側的風光新能源高比例接入,負荷側還有新能源汽車、換電重卡、甚至將來電動船的密集充電,都會給電網帶來不可預測的波動性,儲能就是最佳的調節手段。
最后,愿萬千儲能同仁齊心協力,能夠接過風電、光伏的接力棒,讓儲能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下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