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自愿碳市場的主要標準制定者Verra宣布,中國的37個水稻種植項目未能通過其核查,并首次對項目提議者和參與項目的審定/核查機構(VVB)實施了重大制裁。這一決策基于Verra的《核查碳標準(VCS)注冊和簽發流程》及其VVB績效監測計劃的嚴格質量控制審查結果。
所有受影響的項目均采用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清潔發展機制(CDM)下的方法學AMS-III.AU,旨在通過調整水稻種植中的水管理方法減少甲烷排放。然而,2023年3月,Verra在自愿碳減排計劃中永久停止使用該方法學,原因是審查期間發現的嚴重問題,包括額外性證明不足、項目規模被低估、項目區域被夸大,以及缺乏足夠的證據確認基準和項目方案的實施。
Verra還將要求項目支持者賠償因未滿足核查碳單位計劃規則和要求而多發放的核查碳單位(VCU)。同時,向四家VVB發布了不符合項報告,并給予15天的期限來糾正行動計劃,以防止問題再次發生,否則將暫停這些VVB對VCS行業范圍14:農業、林業和其他土地利用(AFOLU)下的其他項目進行審核。
此次事件不僅對相關項目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也對中國農業碳減排的國際形象和路徑選擇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其碳市場表現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Verra的制裁行動揭示了中國碳市場在核實和監測上的缺陷,引發了對中國碳市場運作透明度和誠信度的國際質疑。 國際社會對此事件的反應迅速,一些國家和組織已公開表示關注,并可能重新評估與中國在碳市場領域的合作。歐洲碳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可能會加強對中國碳信用進口的審查,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可能在尋求國際碳信用時對中國項目采取更為謹慎的態度。這一事件無疑增加了中國在國際碳市場合作前景的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