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5月7日宣布,經中美雙方商定,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將于5月7日至16日率團赴美,與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高級顧問波德斯塔進行會談。
雙方將以兩國元首共識為指引,圍繞《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等雙方共識、推進中美氣候合作取得務實成果等深入交換意見。劉振民特使此行還將與聯合國有關方面,以及美方有關地方政府和智庫等就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進行交流。
美國國務院也發布消息指,美國將于當地時間星期三至星期四在華盛頓接待劉振民,并舉行“20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雙邊會議。
“會議將重點討論《陽光之鄉聲明》中確定的領域,包括能源轉型、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循環經濟和資源效率、低碳和可持續的省/州和城市以及森林砍伐等,”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表示。
此前,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說,他將率領中國多個部委官員組成的代表團前往華盛頓,與美國氣候特使約翰·波德斯塔舉行正式面對面會談。
劉振民說, “美國和中國都希望繼續引領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進程。我們應盡可能地合作。”
劉振民和波德斯塔都是今年1月獲得新任命的,兩人此前通過視頻方式交談過。他們在追隨解振華和約翰·克里的腳步,兩位前特使有著眾所周知的牢固關系,使得氣候談判即便在兩國間更廣泛關系面臨緊張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活力。
預計即將舉行的美中氣候會談將涉及這兩個超級大國去年在加利福尼亞州談判后同意開展合作的領域,包括限制甲烷的排放。
美中氣候關系專家預計,劉振民此行可能有助于加快兩國相關工作組進展緩慢的談判。這還將有助于兩位談判代表在今年11月在阿塞拜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之前建立信任。
但波德斯塔和劉振民也面臨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包括有關國際氣候融資的難題。這些問題將成為COP29的核心議題。中國被列為發展中國家,意味著根據聯合國氣候協定,它沒有義務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項目提供資金。但中國正面臨來自美國等國家越來越大的壓力。盡管最近取得了進展,但美國兌現氣候資金承諾的歷史記錄很差。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排放國,中國和美國近年來的合作是全球推動氣候行動——包括2015年里程碑式的《巴黎協定》等全球協定——取得進展的關鍵。
2017年,時任總統特朗普宣布將讓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后來,拜登政府又重新加入了該協定。這兩位候選人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將再次對決。
劉振民說:“我絕對希望美國人民支持政府留在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留在《巴黎協定》中。”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