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吉林省能源局對鄭靜鈺委員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吉林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做出答復,為貫徹落實《吉林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吉林省工信廳還建立了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庫,下一步,吉林省將積極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申報等相關工作。
答復中提到,力爭到“十四五”末,我省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萬千瓦,綜合儲能時長不低于2小時。現已建成電源側新型儲能項目5個,裝機規模2.1萬千瓦/2.45萬千瓦時;在建項目3個,建設規模30萬千瓦/80萬千瓦時,計劃2025年全部建成投產。
此外,吉林省已建成抽水蓄能電站2座,建設規模170萬千瓦;在建項目1個,建設規模120萬千瓦,正按施工計劃全力建設,計劃2030年建成投產;納規項目7個,總容量92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2030年后陸續投產。
原文如下:
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29號委員提案的答復
鄭靜鈺委員:
您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吉林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關于建議1: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不斷創新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相應體制機制。
在招商引資方面,省商務廳幫助地方企業對接央企、民企、上市公司等資源。在省領導赴京拜訪國家電投、中國能建、中國電建等央企總部時,組織白城、松原、四平等市州有關領導參與會見對接;并通過舉辦各項重大招商引資活動,助力白城市等各市州對接洽談及簽約一批風電光伏項目。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幫助重點相關市州謀劃包裝新能源產業項目,注重開拓新質生產力,為新能源產業延鏈補鏈,助力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金融政策方面,省委金融辦先后出臺系列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的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委金融辦會同吉林證監局等中省直相關單位持續開展了上市公司與投資機構吉林行、資本市場服務周活動;每年定期聯合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吉林證監局開展了債券融資業務培訓、項目推介路演對接,增強包括光伏企業在內的社會各方參與債務融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夯實了我省企業借力資本市場快速發展的基礎。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對債務融資工具的宣傳和引導,努力推動光伏企業債券融資,有效提升光伏企業債券融資的能力和水平,力爭我省光伏產業邁上新臺階。
產業政策方面,省工信廳將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等領域為代表的能源電子產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重要分支,于2023年牽頭起草并以省政府辦公廳文件印發了《關于支持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吉政辦發【2023】10號),提出了支持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加強企業梯度培育、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加大投融資支持、建立人才留引機制、加強招商引資、強化保障措施共7方面20條內容,對產業鏈延鏈補鏈、打造產業集群集聚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使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為貫徹落實《吉林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3-2025年)》,省工信廳還建立了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項目庫,現已將松原市正泰新能2GW高效組件及智能制造產業園區等光伏產業重點項目列入,并對符合條件的項目進行資金支持。下一步,我省將持續推動松原市正泰新能2GW高效組件及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積極開展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申報等相關工作。
關于建議2:構建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園區,著力提升我省光伏產業研發創新能力。
在構建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園區方面,省能源局協同省工信廳、省商務廳等部門近年來持續助力我省白城、松原、四平西部地區等地的風電、光伏基地和專業化園區的規模化開發,組織開展相關園區配套電源和接網工程建設,加強項目跟蹤管理,調度園區內項目進展情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解決園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步推動敦化零碳儲能高端制造工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
在產業集群方面,省工信廳指導成立了吉林省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發展聯盟,聯盟吸納了全省范圍內從事電子信息制造業及上下游相關企業、事業單位、高校院所以及域內外專家智庫、服務機構等會員單位65家,松原市新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任理事單位,聯盟成立以來積極開展了對接交流與合作,為產業發展不斷繼續新動能。
在提升產業研發創新能力方面,自2021年以來,依托年度科技發展計劃,省科技廳圍繞光伏產業發展支持科研項目11項,投入科技經費1290萬元。特別是2023年啟動了《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發展的重大科技專項》,涉及多能耦合的源網荷儲協同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提升電網調節能力的多形態共享儲能協同調控技術研究、園區級多微網系統參與電網友好互動關鍵技術研究、新能源場站主動支撐技術研究及應用、應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規模化電動汽車與電網互動相應技術研究5個子項目,支持項目經費1100萬元。下一步,省科技廳將依托年度科技發展計劃,繼續支持智能電網、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與產品及新型儲能技術產品研究,為我省光伏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省商務廳將積極幫助企業進一步深化與我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點企業產學研用合作,以加快光伏發電新技術的研發、引進應用和技術成果轉化。
關于建議3:探索構建強大的儲能系統,努力提高我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關于構建強大儲能系統方面,新型儲能是構建吉林省新型電力系統、支撐“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建設的關鍵技術,對于保障我省電力供應安全、實現能源綠色轉型、構建綠色低碳的能源支撐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力爭到“十四五”末,我省新型儲能規模達到50萬千瓦,綜合儲能時長不低于2小時。現已建成電源側新型儲能項目5個,裝機規模2.1萬千瓦/2.45萬千瓦時;在建項目3個,建設規模30萬千瓦/80萬千瓦時,計劃2025年全部建成投產;正在探索重力儲能、飛輪儲能等不同技術路徑,形成儲能多元化發展格局。
在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方面,“山水蓄能三峽”項目建設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雙碳”目標的重大標志性能源工程,省能源局持續強力推進,力爭到2035年我省抽水蓄能裝機規模突破千萬千瓦目標。目前,我省已建成抽水蓄能電站2座,建設規模170萬千瓦;在建項目1個,建設規模120萬千瓦,正按施工計劃全力建設,計劃2030年建成投產;納規項目7個,總容量920萬千瓦,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2030年后陸續投產。
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省商務廳將積極幫助相關市州搭建新能源產業招商引資平臺,在全省重大招商引資活動中邀請國內外知名、頭部、重要新能源企業參會,助力引進和培育戰略型、領軍型、復合型、專業型人才;邀請赴相關市州考察對接,推動項目合作,努力提升我省風電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提升人才政策競爭優勢,省人社廳已將各類企事業單位中的科技創新型光伏產業相關人才納入人才分類評定范圍,并作為重點傾斜對象予以支持;同時,依據人才分類定級結果和人才需求申請,全面落實子女入學、安家補貼等待遇兌現工作,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下一步我省將逐步探索授權條件成熟的用人單位自主開展人才分類評價工作。
吉林省能源局
2024年5月30日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