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3年的年報體現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成長勢頭,盡管面臨外部挑戰,但仍通過產品創新、市場擴張和成本控制策略,實現了財務指標的積極增長。其23年的毛利率達到20.21%,較前一年度增長了18.66%,這也反映出了比亞迪成本控制和產品定價策略的有效性。
◎中國中車2023年的年報展示了中國中車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和技術創新,實現了業績的穩步增長和業務的全面優化。完成了業務布局的優化調整,形成了以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備為核心的“雙賽道雙集群”產業格局,實現了既有產業、戰新產業、未來產業的全面發展。
◎陽光電源2023年實現了顯著的業績增長,這主要得益于儲能系統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和核心業務的快速增長。
◎匯川技術作為中國工控/電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龍頭,受益于國產化率提升,同時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高端差異化戰略走在了前面。其中增長最快的部分要屬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業務,收入突破了90億元表現突出,在多個細分市場,如通用伺服系統、低壓變頻器、PLC、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也占據了市場領先地位,其中通用伺服系統市場份額約為28.2%,低壓變頻器市場份額為17.0%。
◎臥龍電氣作為電機及驅動控制領域的領先企業,致力于高效節能電機的研發,順應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市場需求,這份年報也展現了公司在技術革新與市場拓展方面的努力。年報指出電機行業競爭激烈,雖然面臨凈利潤下降的挑戰,但臥龍電氣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優化成本結構、拓寬市場渠道等策略,保持了市場競爭力。
◎大洋電機作為行業領導者,受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其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業務展現出良好的增長潛力。年報中顯示,其新能源車輛動力總成系統的銷售收入為19.33億元,占總營業收入(1128.82億元)的約17.13%。這表明新能源動力總成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占有一定比例,是公司業務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相較于建筑及家居電機業務(占總營收54.54%)的占比要小。盡管如此,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大洋電機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上的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突破,如“三合一”電驅動總成、增程器發電機系統等,預示著該業務板塊在未來有較大的增長潛力。
◎信質集團作為全球電機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的領導者,信質集團擁有穩定的客戶關系、強大的研發能力、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及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在過去的2023年信質集團一直在加快新能源業務布局,包括臺州總部新工廠的建設、西南重慶公司工廠的竣工驗收,以及江西萍鄉工廠的奠基工作,為業務擴張奠定堅實基礎。此外,信質集團也在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與博世、法雷奧、沃爾沃等國際客戶合作,提升全球市場份額。
◎巨一科技雖然23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417.19萬元,相比2022年下降了236.98%,這波大幅下滑可能與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研發投入增加等因素有關。
◎英搏爾這邊其實此前有專門分析過其23年財報,各位可以點擊鏈接回顧一下,驅動總成營收達到5.81億元,電源總成的營收更是達到了6.27億元,兩者銷售收入占比超60%。
◎精進電動盡管在23年面臨了虧損,但仍在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先發優勢,未來有望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控制成本、拓展市場等措施改善業績。報告中也提到了行業趨勢向高度集成化、高效節能的電驅動系統發展,精進電動也表明需加速技術升級,以應對市場需求。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