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巴西電動汽車協會(ABVE)消息,今年7月,巴西電動汽車注冊量達15312輛,環比增長6.4%,同比增長105%,創史上月度銷量第二,僅次于去年12月(16279輛)。
今年1至7月,巴西電動汽車注冊量達94616輛,超過2023年總量(93927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38%,插電式混動汽車占比31.7%。ABVE認為,今年巴西電動汽車總銷量有望超過15萬輛。
2023年,巴西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230萬輛,已經成為南美第一、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在全球汽車市場電動化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巴西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仍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大市場。
首先,這與巴西政府對電動汽車的積極態度有關。2015年,巴西政府就決定對續駛里程超過8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免征進口關稅。此后在2018年,巴西政府開始實行“Rota 2030”規劃,提出“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要占巴西汽車總銷量30%”的目標,并且將在2028年前提供金額高達190億雷亞爾的稅收激勵,聚焦于促進汽車領域可持續性發展。
其次,作為南美地區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口規模都排在第一的大國,巴西在地理和自然資源等方面都有著發展電動汽車的天然優勢。巴西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儲量豐富的礦產達50余種,涵蓋了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原材料,其中鋰礦資源豐富吸引了不少電池制造商在當地建廠。
此外,巴西地處南美洲地理中心,加之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可以讓本地產能輻射到南美所有國家,所以打開巴西市場就意味著打開了南美市場的大門。
今年開始,為了把握住巴西日益壯大的電動車市場,通用汽車、大眾、現代、豐田等陸續宣布在巴西投資,規模均在10億美元以上。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則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超60億美元,是各家之最。
中國汽車制造商也在爭奪巴西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巴西的整車數量達到17.1萬輛,同比增幅高達488%。巴西也成為中國汽車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國家,僅次于俄羅斯和墨西哥。
巴西市場的中國汽車品牌主要有三家,分別是奇瑞、比亞迪和長城。奇瑞是在巴西布局最早的中國汽車制造商,早在2009年瑞虎車型就已經出口至此,此后也在當地投資4億美元新建汽車及配套工廠,但目前仍以燃油車銷售為主。
比亞迪是這兩年投資巴西增速最快的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海豚(配置|詢價)mini更是一舉成為巴西四月電動車銷量冠軍,占據該月電動車銷量的一半以上。今年3月,比亞迪巴西生產基地綜合體正式開工,投資額高達55億雷亞爾,一期年產能預計為15萬輛。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