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4月29日消息,包含美、英、德、法、日、意、加在內的七國集團(G7)已同意最遲在2035年之前逐步淘汰煤電,這是一項頗具雄心的氣候政策突破,擺脫煤炭將有助于加速投資從煤炭轉向清潔技術,特別是在日本,以及更廣泛的整個亞洲煤炭經(jīng)濟體,包括中國和印度。
在國際氣候談判中,煤炭(二氧化碳排放最嚴重的化石燃料)的退出日期一直備受爭議。根據(jù)氣候智庫Ember的數(shù)據(jù),日本在2023年有32%的電力來自煤炭,在過去的七國集團(G7)會議上,日本阻礙了這一問題的進展。
煤炭在日本電力中的應用情況
來源:IEA
英國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大臣安德魯·鮑伊(Andrew Bowie)周一在接受CNBC采訪時稱,本周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七國集團(G7)部長會議上達成的協(xié)議是“歷史性的”。“我們確實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將在2030年代上半葉逐步淘汰煤炭,”他說。
消息人士稱,最終協(xié)議可能包括在計劃時間表中留有余地的條款,以包括一個與國家凈零途徑一致的日期選項,這個日期“與將溫度上升限制在1.5攝氏度(高于工業(yè)化前水平)的目標保持一致”。這將有助于像日本這樣嚴重依賴煤炭的國家。
金融時報援引一位意大利消息人士證實,協(xié)議大綱已經(jīng)達成一致,并表示部長們將在周二會議的最后一天后正式宣布更多細節(jié)。
上周,美國環(huán)保署發(fā)布新規(guī),強制要求煤電廠和新型天然氣發(fā)電廠在2032年前要么削減,要么通過ccus技術捕獲其90%的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只能在2039年前關停退出。
除日本外,所有七國集團(G7)都已承諾在國內逐步淘汰煤電。
此外,路透社報道稱,七國集團還可能宣布到2030年,儲能裝機量需要在2022年的水平上增加六倍,這對于存儲間歇性的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至關重要。
煤炭對于日本和德國來說至關重要,去年煤炭產生的電力占總電力產量的比例超過25%。德國曾于2019年提出,在2038年前逐步淘汰燃煤發(fā)電的目標,2022年底,德國政府又將這一時間節(jié)點提前到了2030年,在能源供應安全緊張的形勢下,又于2023年10月宣布繼續(xù)使用部分燃煤電站,各界意見比較分裂。
煤炭在德國電力中的應用情況
來源:IEA
在去年的COP28上,各國達成協(xié)議承諾轉型擺脫化石燃料,并加快努力逐步減少沒有采取任何減排措施(unabated)的煤電設施,此次協(xié)議向著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氣候研究智庫稱:G7國家在2021年造成了全球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但沒有一個國家正朝著實現(xiàn)2030年減排目標的方向前進。
特別聲明:本網(wǎng)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wǎng)的內容為低碳網(wǎng)原創(chuàng),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