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能源網綜合報道
推動燃氣設備更新改造,確保安全穩定。相關上市公司積極響應,與政府緊密合作,推動更新改造項目落地,以消除燃氣安全隱患。
據業內人士透露,政策引導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應用,旨在提升燃氣行業的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圍繞安全、綠色的發展理念,燃氣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拓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燃氣設備更新改造。近日,上海市發布了《上海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計劃(2024-2027年)》,明確提出推進燃氣老化管道更新改造2500公里,每年實施燃氣立管改造10萬戶。此外,廣西、安徽、廣東、青海等地也相繼出臺了燃氣管道改造方案及細則,推動燃氣設備更新改造。
安徽省強調加大燃氣管道改造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籌措更新改造資金。廣東省則明確整治燃氣管道“帶病運行”等突出問題,開展燃氣管道安全問題專項治理,扎實推進城市燃氣老化管道更新改造,提升燃氣管道及設施運行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青海省部署城鎮燃氣管道專項治理重點任務,深入推進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推動燃氣設施設備更新改造。
同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明確指出,到2025年底前,要改造完成約10萬公里老舊城市燃氣管網;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完善燃氣監管系統,實現城市燃氣管道和設施動態監管、互聯互通、數據共享。
自《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實施方案(2022-2025年)》印發以來,多家頭部上市公司與政府主管部門緊密合作,積極推進更新改造項目落地。新奧能源首席安全技術官王秀橋表示,公司不僅針對燃氣公司的燃氣管網進行改造,還針對工程、場站等場景開發數智化產品,構建燃氣安全生活圈。通過安全數智化系統實時感知燃氣泄漏,確保安全工作得到有效管理。
業內人士透露,正常的燃氣管道折舊年限為30年。目前,我國不少城市的燃氣管道已進入“帶病服役”期。本次專項治理要求各地政府進行全面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風險隱患,重點關注燃氣場站設備和高風險部位,如老舊燃氣管道等。
據中國燃氣透露,公司正積極推進老舊管網及老舊小區更新改造工作,計劃改造1.3萬公里的管網。截至目前已完成庭院管道改造近2200公里、立管改造近4000公里。同時,針對專項治理工作,中國燃氣已作出相應部署,全力以赴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
此外,中國燃氣還在積極推進管道燃氣居民用戶報警切斷裝置的安裝更換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危化品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劉明輝近期連續召開專項會議,強調要聚焦燃氣管道“帶病運行”、液化氣安全及危險化學品安全三個方面,建立健全燃氣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在燃氣設施智能化改造方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調研員張旭亮表示,要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在燃氣行業的應用,提升行業管理和安全水平。辰安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的激光式可燃氣體智能監測儀已在全國布設超17萬套,成功預警燃氣管網泄漏事件710余次。此外,公司還開發了基于管道聲波探測、管道振動探測的施工智能監測預警技術,實現施工監測早期預警。
隨著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的推進,燃氣安全監管智能化建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未來,燃氣行業的智能化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帶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