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世界報》報道,歐盟計劃根據各國的電力結構來衡量電池生產的碳足跡,這引起了德國汽車行業的擔憂,他們擔心這種計算方法可能會打亂德國擴大電池產能的計劃。
歐盟委員會要求制造商在2025年2月前公布電池生產的碳足跡,國家電力結構將是關鍵標準,而不是特定生產地點使用的實際電源。例如,Northvolt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計劃工廠、大眾汽車在下薩克森州的計劃電池生產基地以及特斯拉在勃蘭登堡的現有工廠都位于風能占比很大的三個州。雖然德國50%以上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但整體國家電力結構中仍有很高比例的煤炭和天然氣,這意味著德國生產的電池將被認為比法國或瑞典的電池排放更高,因為法國和瑞典都主要依賴核能,因此每生產千瓦時的碳足跡較低。因此,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等行業協會呼吁德國經濟部長迅速在歐盟委員會最高級別進行干預,以造福德國工業和全球氣候保護,并對計劃中的指數進行修訂。
這些協會呼吁歐盟以購電協議為標準,即公司簽署協議,從特定供應商那里獲得電力,通常來自可再生能源。游說團體表示:“如果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工具不再被接受,德國工業將無法有效脫碳并為可再生能源擴張做出貢獻。”他們補充說,歐盟新規定“對氣候行動和德國公司在公眾、評級和投資者方面的聲譽來說是個非常壞的消息。”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