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已與中國和阿聯酋的大公司達成協議,建設八座工廠,將城市固體廢物處理成能源。這些項目的總成本將為12.8億美元。
這些企業每年將處理超過470萬噸垃圾,提供21億千瓦時的電力,價值約9700萬美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使垃圾填埋場的數量減少五倍,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減少。減少240萬噸,節約天然氣1.52億立方米。
本文是中亞產業研究“烏茲別克斯坦生意經”系列第36篇,深度介紹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及周邊國家(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蒙古)投資、貿易和工程建設領域的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產業趨勢、市場需求、競爭格局和潛在交易機會。
中國企業助力烏國垃圾處理
烏茲別克斯坦在廢物處理和清潔能源領域正邁出關鍵一步,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在全國多地建立垃圾處理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環保需求,并推動清潔能源生產。
這一宏偉計劃涵蓋從安集延到塔什干的十余個地區,預計建設工作將于2025年1月啟動,并于2026年12月完工。
項目總量龐大,預計全面投入使用后將大幅度減少垃圾填埋數量,同時為數以萬計的家庭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此次規劃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展現出在廢物處理和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
大規模垃圾處理與電力生產
中國中工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將參與建設位于塔什干和安集延的兩座垃圾處理工廠,這些設施每年將處理多達138萬噸的廢物。兩座工廠在處理垃圾的同時,預計每年將為3.6萬戶家庭提供可持續電力。
更為重要的是,項目建成后有望減少約50%的垃圾填埋場數量,這將極大改善烏茲別克斯坦當地的環境衛生狀況,并緩解土地資源緊張問題。通過先進的垃圾焚燒與發電技術,中工國際不僅帶來了處理垃圾的解決方案,還提升了廢物資源的循環利用價值。
高效處理與大規模發電
中國上海康恒環境公司則在撒馬爾罕和卡什卡達里亞地區展開大規模項目,旨在年處理109.5萬噸垃圾,發電4.8億千瓦時,為2.7萬戶家庭提供電力。
相比傳統的垃圾填埋處理方式,上海康恒環境公司采用先進的垃圾焚燒技術,有效減少垃圾體積和有害氣體排放,助力改善空氣質量。由于垃圾處理廠在當地發電并輸送至家庭用戶,減少了對遠距離電力輸送的依賴,同時降低了電力成本,為烏茲別克斯坦構建更為可靠的電力供應系統打下了基礎。
環保與經濟效益兼具
中國光大集團將在納曼干和費爾干納兩地新建垃圾處理工廠,年處理垃圾量達109.5萬噸,預計發電量為4.55億千瓦時,惠及2.6萬戶家庭。這些項目不僅帶來顯著的清潔能源產出,也進一步優化了垃圾處理方式。
光大集團的先進技術將廢棄物轉化為電力,從而創造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通過項目的實施,光大集團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清潔能源支持,并有效緩解了垃圾處理帶來的環境負擔。
創新材料生產與清潔能源輸出
位于吉扎克的垃圾處理項目由中國成都環保集團負責,獨具特色。該項目不僅旨在每年處理大量垃圾,還計劃通過廢物回收生產建筑材料,發電2.3億千瓦時,惠及1.3萬戶家庭。
這一創新性的項目通過廢物循環利用,將垃圾變廢為寶,生產建筑材料并輸出電力資源。成都環保集團的參與不僅展現了企業在環境保護與資源再利用領域的技術創新,也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發展注入了可持續的新動力。
大型投資助推布哈拉地區發展
除了中國企業,阿聯酋Tadweer Group也參與到烏茲別克斯坦的環保項目中。在布哈拉地區,Tadweer Group將投資2億美元建設一座大型垃圾處理工廠,每年處理廢物54.75萬噸,發電3.63億千瓦時,惠及2.1萬戶家庭。
阿聯酋的參與表明烏茲別克斯坦在環保領域的國際吸引力日益增強,而這筆巨額投資無疑將助推布哈拉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環境改善。
多方合作推動烏茲別克斯坦可持續發展
烏茲別克斯坦各地即將建成的垃圾處理廠不僅將徹底改善當地的垃圾處理問題,還將成為重要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這些項目通過先進的技術,實現了環保與經濟效益的結合。特別是中國企業的參與,體現了中國在綠色環保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的深厚積累。
隨著這些項目的推進,烏茲別克斯坦有望逐步建立起高效的垃圾處理和電力生產體系。這些項目不僅對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至關重要,也為烏茲別克斯坦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